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盟把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这给发展中的我国航空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国的航空业以相关国际法律为依据,航空公司、航空协会可参照美国公司的做法,或给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等;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国内碳交易的法律、法规,建立我国的强制性排放权交易体系,解决因为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国际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2.
《产权导刊》2010,(9):F0003-F0003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求设立的全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是一个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3.
嘉兴市开展排污权交易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璇 《产权导刊》2011,(7):47-51
嘉兴市作为全国首家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地区,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区域的特点,通过建立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排污权溢出购入量制度、排污权区别定价制度以及拍卖和租赁制度,大胆运用市场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制度创新,其特有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12日发改委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自的职权范围进行界定,配额管理规定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的发展方式;明确碳排放交易的主体以及交易产品;对碳排放核查流程以及申诉机制与配额清缴做出相应规制;同时确立监督管理机制。文章以上述办法为研究重点,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层次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定性不明、初步建立跨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等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1968年戴尔斯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虽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探索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缓减全球变暖趋势,保护环境。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为基础,针对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对碳交易及其法律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环境制度安排,其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和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应按照“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定位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并从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的合理确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的分配、定价机制的选择、政府监管机制的健全等方面,来健全中国语境范式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联方交易会计规范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对关联方关系范围的界定过于狭窄,完全忽视了隐性的关联方关系;(2)对关联方交易性质的界定有失偏颇,过于强调关联方交易的危害;(3)对关联方交易具体形式的变化估计不足,会计规范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应结合关联方交易发展的新趋势,从完善关联方交易立法、制定关联方交易准则、完善监管规范体系和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等方面来规范我国公司的关联方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8.
欧盟,作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运动中的一个领军者,推动着全球减排运动中的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建立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即EU—ETS机制。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交易体制最完善的排放权交易体系。本文对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形成进行分析,研究欧盟ETS法令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阐释EU—ETS的法律框架和交易模式,通过对欧盟EU—ETS机制分析,预测和评估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获得议价权,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我国必须完善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国内和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现状的对比分析,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从市场和碳税为出发点提出了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议,分析完善的碳交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金业起步晚,发展快,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也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一个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的监管制度。1、从立法上确定我国的监管模式;2、明确界定关联交易的范围和类型;3、有力控制基金公司内部人的关联交易;4、完善受害人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朱坤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6):184-186
文章认为,在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而需要谨慎处理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描述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提出应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入手,不断构建和完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以应对中国频频遭遇的贸易摩擦,进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且愈演愈烈,而经济发达国家在规避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方面建立了较为有效的机制。包括:完善的、多层面且协调联动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健全的国内法律保障体系,使得规避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的行为具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律强制性;建立国家之间的政策与制度协商机制,以解决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市场多元化等国际化经营行为的选择以及动态的管理制度等,降低了国际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规避了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出口急剧萎缩.然而加工贸易确是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文章对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通过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完善加工贸易产业评价体系;利用出口转内销政策,将加工贸易内销和外销都作为政策的导向;利用加工贸易平衡的调节器--内外销弹性调节机制,促成加工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版权贸易起步较晚,各项体制还不健全完善,版权贸易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其中图书版权贸易引进和输出比例最高可以达到15:1。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引进和输出的发展过程,分析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不平衡现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善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15.
陈浩捷 《科技和产业》2011,11(10):20-24
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对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的中国,绿色贸易壁垒己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发展,并几乎波及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所有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分析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提出构建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新兴市场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论文运用2004-2013年的数据,选取服务业GDP、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开放度、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国家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和外国直接投资六个因素,实证分析这些因素对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及对其中的印度和中国两国的服务贸易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提出提升新兴市场国家整体贸易竞争力及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转移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GDP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18.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态势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巩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利益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同时人民币走出国境会给我国带来新的风险和问题。应尽快配套完善政策措施,适度扩大试点范围,建立人民币跨境回流机制,调整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政策,规范民间外汇兑换市场。  相似文献   

19.
曹岚  卢萌 《特区经济》2010,(2):221-222
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发展起步较晚的产业,面对来自国际上众多业己发展成熟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和威胁,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瓶颈制约作用也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对于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等方面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凌捷 《改革与战略》2012,28(6):120-123
在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以及由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冲击。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困局既有国际经济发展低迷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光伏核心技术落后、产能过剩、市场分布失衡和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文章认为,优化以扩大国内市场为主线、巩固欧美市场、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的市场布局;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促使产业转型,增强国际话语权;完善贸易保护应对机制应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向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