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美国《世界日报》9月7日】中国大陆经济的转向有两个背景,一是防止“雅典式风险”,也就是举办奥运会后,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停滞甚至衰退。虽然以北京论,办奥运会而来的投资等经济影响,在全国数据中比率极小,但这次奥运会是以“举国之力”而办的,其影响仍不可高估,也不可轻视。另一个背景,是过去半年来,全球经济恶化,中国大陆经济也出现严重困难,其主要表现是通货膨胀加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恶化,股票市场暴跌和房地产市场出现风险。  相似文献   

2.
《现代乡镇》2011,(4):14-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0多年来保持了一个令世界惊异的发展速度。据今年初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无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震撼”。但与此同时,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面临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需求疲软而形成的外部“蝴蝶效应”;内部则表现为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产生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前言     
本刊宗旨紧紧围绕国际经济热点,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技术性。刊物专栏基本定位在:“985”专栏、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与贸易、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中国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等。我们每期隆重推出的“985”专栏,其文章都是国际经济领域著名学者的最新力作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刊物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学术讨论氛围。本刊不定期摘录由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动态经济数据,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流量、投资、原油、黄金等全球与中国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4.
“出口升”、“投资稳”、“消费降”是5月份经济数据的最大特征。在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如CPI、PPI、PMI、固定资产投资等普遍低于预期的情况下,进出口数据却意外“亮丽”。这让中国经济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中国贸易政策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文利用中国 1982-2002年的年度数据,采用新增长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度对FDI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的贸易开放并没有提高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外贸体制仍是保护贸易体制,主要是在体制外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即对“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实行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新一届政府最大的挑战和责任不是追求更加好看的GDP数据,而是如何通过改革呵护与激发经济活力,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最近一个时期,围绕中国经济引发了全球经济学界、理论界和政治家们的热烈讨论。主要表现是唱衰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不行了。质疑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理由有很多,许多理由也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前  相似文献   

7.
静-=曾刖置     
本刊宗旨紧紧围绕国际经济热点,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技术性。刊物专栏基本定位在:“985”专栏、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与贸易、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中国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等。我们每期隆重推出的“985”专栏,其文章都是国际经济领域著名学者的最新力作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刊物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学术讨论氛围。本刊不定期摘录由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动态经济数据,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流量、投资、原油、黄金等全球与中国的相关数据,供学者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前,笔者论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从微观经济的产权结构角度着眼的。在笔者看来,在传统的体制中,整个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和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产权结构,都具有一种“反混合”特征,具体表现为“三性”:一是“单一性”,即把中国经济看成“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将非公有经济视为与公有制经济格格不入的“异已力量”;二是“封闭性”,即把社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产权结构看成是一种封闭的系统,排斥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相互渗透,更谈不到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三是“凝滞性”,单一性和封闭性的结果导致产权流动和交易的僵滞,这在国有产权体系中表现尤为突出。当时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针对上述“三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前言     
本刊宗旨紧紧围绕国际经济热点,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技术性。刊物专栏基本定位在:“985”专栏、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与贸易、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中国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等。我们每期隆重推出的“985”专栏,其文章都是国际经济领域著名学者的最新力作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刊物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学术讨论氛围。本刊不定期摘录由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动态经济数据,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流量、投资、原油、黄金等全球与中国的相关数据,供学者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本刊宗旨紧紧围绕国际经济热点,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技术性。刊物专栏基本定位在:“985”专栏、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与贸易、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中国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等。我们每期隆重推出的“985”专栏,其文章都是国际经济领域著名学者的最新力作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刊物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学术讨论氛围。本刊不定期摘录由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动态经济数据,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流量、投资、原油、黄金等全球与中国的相关数据,供学者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本刊宗旨紧紧围绕国际经济热点,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技术性。刊物专栏基本定位在:“985”专栏、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与贸易、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中国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等。我们每期隆重推出的“985”专栏,其文章都是国际经济领域著名学者的最新力作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刊物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学术讨论氛围。本刊不定期摘录由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动态经济数据,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流量、投资、原油、黄金等全球与中国的相关数据,供学者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本刊宗旨紧紧围绕国际经济热点,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技术性。刊物专栏基本定位在:“985”专栏、世界经济、国际投资与贸易、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中国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等。我们每期隆重推出的“985”专栏,其文章都是国际经济领域著名学者的最新力作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刊物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学术讨论氛围。本刊不定期摘录由万德数据库提供的动态经济数据,包括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流量、投资、原油、黄金等全球与中国的相关数据,供学者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花 《发展》2002,(10):64-65
所谓“新东北现象”,是指2001年中国东北地区在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大丰收后,却产生了被大量积压于仓库、政府经济负担沉重、农民经济收入减少、逐步丢掉市场销售份额的现象。“新”主要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北工业的大衰退的老“东北现象”而言。原因探索“新东北现象”是入世的我国农业的第一个趔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警示的效果,因此必须对它的实质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一)它是长期不合理经济结构在入世冲击下的突出反映。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它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  相似文献   

14.
临近岁末,又到了回望与前瞻的一个重要时点。回望即将过去的2014年全球经济,略微分析一下能够找到的最新数据,两个“关键词”跃入眼帘:一个是“后危机”;一个是“中间偏下”。前一个是就世界经济“近史”连续性得出的印象,后一个是就世界经济在即将过去的一年的表现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南北方经济差距视角探究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特征与成因。文章提出“南北经济均分线”反映南北差距动态变化,发现均分线大致在南京—上海一带徘徊,但其位置在2000—2013年缓慢北移、2013年后则迅速南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南北方经济差距已超过东西部经济差距且尚无收敛趋势,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深入探寻南北经济差距在2013年后出现趋势转折的原因。从区域-产业归因角度而言,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增速贡献分解模型将南北经济总差距在产业和区域层面进行分解。发现南北经济差距在区域维度表现为“东北失速-失速现象扩散-区域经济分化”的发展规律,在产业维度表现为“工业失速为主-各行业普遍失速”的演化特征。为说明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文章构造包含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地域差距、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五大驱动因素的经济增长框架,对南北方分别进行门槛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在2014年发生转折,转折点后北方产生投资增速下降、劳动力外流、人力资本弹性降低、地域不平衡性增大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可能是南北差距的主要诱因。最后,文章针对上述复杂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正在转向以“印太经济框架”为代表的非传统经贸安排,其合作议题更加广泛、合作方式更加松散、打压中国意图明确,是全球贸易格局中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变化。在“印太经济框架”这一新合作方式下,数字经济规则可能会以既有的美式模板为基础,吸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新范式,进一步推动有关数字贸易壁垒、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等规制与合作。面对美国持续升级被“规则化”的打压遏制,一方面,中国应当在相关国际谈判中积极为国内数据监管和数字贸易政策争取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力度切实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特别是跨境数据流动机制的便利化。  相似文献   

17.
Abel  SEGRETIN  李漫 《中国经贸》2006,(9):86-86
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1.3%,可能标志着其经济“软着陆”政策未能奏效。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二季度的相关数据后,进一步确认了中国经济“有一点过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4月到6月间高达11.3%,比原制定的8%的增长率要高出许多,中国政府原本希望经济能够重新回归“稳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寒秋,但是寒秋里面有暖意。同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德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马建堂认为,尽管从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今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肯定会超过德国。此外,  相似文献   

19.
数字     
《中国西部》2013,(4):14-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求。  相似文献   

20.
《北方经济》2007,(11):37-37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昨日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多、贸易顺差多、外资流人多、外汇储备多和流动性多,而这些问题容易造成股市和楼市的资产泡沫,“一定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