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秋 《理财》2003,(5):26-2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也是国家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困难的一项重大措施。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低保工作,拨付大量资金用于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取得了显著成果,城市居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低保资金基本实现了专款专用。但是,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资金筹集、低保对象的确定及资金发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尽快解决,并进一步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低保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低保金不能及时足额发放,中央拨入的低保…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低保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加以回顾并对低保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加以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低保制度存在"应保尽保"目标受到质疑、低保标准总体上仍然偏低、标准制度随意化、低保制度产生负激励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相关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都是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关键问题。要想消除农村贫困,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尚不具备稳定性、规范性。要想构建起我国规范的、稳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选择不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式。鉴于此,本文从对农村低保方式的类型和发放原则的分析入手,研究如何合理地选择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低保政策对青年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没有考虑家庭的规模效应,既不能有效地节约低保救助资金;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低保对象的工作意愿,可能导致“失业陷阱”和“贫困陷阱”。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低生活标准的设定和调整在低保制度建设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保障制度的改革,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保障标准的调整。低保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要进行适时、适度地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反映生存权的实现程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行政的出发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继建立以来,经历了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对于保障城乡贫困群体的生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改善民生发挥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塑造重要时期.本文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对于中国城乡低保制度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北京市城乡低保制度发展个案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新世纪10余年来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发展特征、变动趋势以及未来中国低保制度的社会政策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总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对生活在农村最低生活线以下群众的保障作用,以河北省为例,论述在现阶段持续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性。结合中国低保制度的一些特性,并且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物价水平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对农村低保制度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农村低保制度的逐步推进,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城镇低保人口稳定在2200万人左右,基本实现了城市贫困人员的应保尽保。在农村,1994年部分省区开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到2006年6月,已有18个省、近2000个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获得低保救助的人口有960万。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大多数绝对贫困人口获得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缓解了生活危机,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面临的反贫困任务仍然很艰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的低保制度没有实现全覆盖,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没有纳入低保制度,还存在救助标准偏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2006年7月,江西省彭泽县为建立覆盖全县30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财政部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三级核查、三级评审、三榜公示”等工作,并对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其问,财政投入由2005年60.4万元增加到2008年705万元,  相似文献   

10.
谢枫 《涉外税务》2004,(10):25-28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着多头管理、法制不全、范围过窄、效率低下、形式混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运用负所得税的效率与公平原则、法制原则、形式统一原则和动态监管原则等来改进我国的低保制度。负所得税形式的低保制度,应朝着税制化的方向发展,并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界定方法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界定的难点农村地域社会的特殊性使农村低保对象的界定遇到困境。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有自身的特征:(1)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河北省自1997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如何恰当选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受助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恰当选择农村低保的受助对象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提与基础。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很难准确、清楚地核算出来。故此,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农村低保对象的选择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运用调查摸底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并革除低保对象认定过程中一些歧视性的规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低保从2007年实现全国建制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但在很多方面尚有很大不足。日本低保和我国农村低保的建设每件都离不开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等基本原则的支撑,两国都渴求最大限度改善穷人和不幸者的生活条件缩小社会生活差距。然而,日本低保与我国农村低保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找出两国低保的差异,并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低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现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城乡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城乡低保在立法、管理体制、资金筹集及待遇方面差异较大,影响低保制度统筹发展的步伐。提出完善低保立法、统一管理体制,整合经办力量,规范财政投入,建立统一的低保待遇调整机制以及加强低保制度的内部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8日,湖北省枣阳市出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五、六凡份,枣阳市将完成对申请农村低保家庭的入户调查、收入核算、评议、公示及民政部门审批、发证工作,七月份发放农村低保金。首批纳入农村低保  相似文献   

18.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保障线、生命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通过制度管理、制度衔接和制度创新,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联动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强化保障能力,规范资金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因病、因学致贫等支出型贫困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贫困类型之一。学术界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有效缓解支出型贫困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在运用贫困脆弱性模型估计支出型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该制度是否使低保家庭与非低保家庭之间在支出型贫困脆弱性上存在悬崖效应。结果显示,在全样本中无法明确悬崖效应的存在与否,但在较高支出型贫困脆弱性样本组和收入低于两倍低保标准的样本组中,均存在显著的悬崖效应。由此,应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定对象标准中增加支出标准,将非低保家庭中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保障的是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总结农村低保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