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是英文Products Liability的缩写,即“产品责任法”。产品质量出了问题,生产厂家要负责向消费者赔偿,这便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赔偿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PL法正风靡美、日企业界。PL法的实施给消费者带来了福音,却对企业生产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日本实施《产品责任法》动态为给受缺陷商品之害的消费者以补偿,日本于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产品责任法(PL)法》。日本为贯彻实施PL法,除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外,还将研究分析缺陷原因的机构网络化,整顿了纠纷处理机构并使之体制化。在产业界,特别是家电、汽车行...  相似文献   

3.
韩国将实施产品责任法韩国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引进和实施产品责任法(PL法)的问题。PL法是由发达国家倡导、目前主要在发达国家推广实施的法律。韩国计划在今年内制定完成有关法律草案,及与欧美国家相应的保护消费者的政策,并希望能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西方最早出现产品责任法的国家, 1962年 3月 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向国会提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特别咨文",其中提出消费者享有的 4种权利:安全权利;了解产品真相权利;选择产品权利;表达产品权利。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是以民事侵权法为基础。在出现有关产品责任法规之前,美国的征税者和经销对于消费者的损害概不承担责任。随着保护消费者活动的开展,对于生产者的产品责任以疏忽说、违反提保说、误示说的原则为赔偿消费者损失的依据。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品流通日益复杂化,采取上述 3种理论原则来处理产品责任问题已不…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2月20日上午丽泽建材城向消费者赔付的最后一笔赔款的到位,轰动京城、历时两年之久的北京福乐暖气漏水事件的赔偿工作暂告一段落。但记者了解到,“福乐事件”2000多万元赔款仅兑现1/3,三分之二在“福乐事件”中没有得到赔偿的消费者实际感受到的,是许多建材市场的“先行拒付”。同时,众多消费者对建材市场喊了两年之久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西方最早出现产品责任法的国家,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向国会提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特别咨文”,其中提出消费者应享有的4种权利:安全权利;了解产品真相权利;选择产品权利;表达意见权利。  相似文献   

7.
广大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商品房是否适用“消法”中双倍赔偿有关规定一事近日又有新进展:发生在河南省鹤壁市的一起商品房欺诈案经过一审、二审以及申诉后终于尘埃落定,法院三审均认定消费者获得双倍赔偿。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副主任韩华胜4月1日在参加由中消协和中国消费者报举办的“商品房市场反欺诈研讨会”时向记者介绍说,这是全国首例终审生效的商品房双倍赔偿案。在越来越多的商品房双倍赔偿索赔案件中,这个案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全国首例商品房双倍索赔案终审认定 商品房适用“消法”双倍赔偿@成真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上海市人大常会6月20日审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被写入修订草案。该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侮辱或者诽谤消费者、搜查消费者的身体或者携带物品、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致消费者具有人格意义的特定纪念品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其它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经营者除承担上述民事责任以外,还应当赔偿消费者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上海将精神赔偿列入《消法》  相似文献   

9.
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驱动器出现问题,为此,该公司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但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没有享受到同等待遇。针对东芝在赔偿问题上表现的“给美国人美金,给中国人补丁软件”的态度,中国消费者开始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索赔── 5月22日下午,日本东芝株式会社董事、副总裁古贺正一对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电脑赔偿事件做出答复:将东芝中国公司的相关说明由英文改为中文,并强化就此事咨询的窗口。也就是说,中国用户可通过东芝的网站免费下载修补软件,即人们所说的“打补丁”,但对赔偿中国消费者损失只字未提。此前…  相似文献   

10.
开创产品责任的新历程 “惩罚性赔偿”一词对许多消费者来说也许还很生疏。《中华人民其和闺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第47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从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以及“退一赔一”的性质上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知假买假”者不仅能够在法律上被认可为消费者,而且也在客观上、实质上成了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者,就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应当有获得双倍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山西消费者王先生状告“和其正”凉茶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广告代言人——影视明星陈道明,这成为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法院受理的首例消费者认为产品广告涉嫌虚假宣传,从而要求广告代言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案件。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也就是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的“加倍赔偿”的法律依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经营者能承担加倍赔偿的责任呢?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消费者,当您遇到短斤少两,或者买了一件假货时,除了退货之外,您是否会索要一倍赔款?您的回答多半是否定的。求退不求赔,可能是当前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存在的最大误区。据各地消协机构提供的资料表明,消费者期望通过“退一赔一”途径解决问题的是微乎其微。“退一赔一”是我国首次在民事损害赔偿范围中实行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消法》的具体条款…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近日,福建省政和县石屯镇有关部门成功调解了一起消费者在消费索赔过程中漫天要价的消费纠纷。近日,政和县石屯镇消费者余某提着一瓶“黄华山”高梁酒来到有关部门投诉,指着酒中的蚊子,要求厂家给予赔偿3万元,否则就要到电视台曝光,让这个省著名商标企业名誉扫地。据该消费者称,他于8月6日在石屯某副食品批发部购买一扎(10瓶)“黄华山”高梁酒,回家后发现其中一瓶酒内有30多只死蚊子,随后曾与经销商及厂家联系有关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后就投诉到有关部门。接投诉后,工作人员赶到该批发部进行调查了解,证实其所经销的“黄…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谈有关“惩罚性赔偿”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对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要加倍赔偿。实践证明,这一惩罚性赔偿理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柱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一年后,惩罚性赔偿的威力初见端倪。京城冒出个王海,运用惩罚性赔偿法律武器,知假买假打假,求得增加赔偿。搅得神州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陈家俊1997年2月在某大酒店住宿时,在酒店服务部门干洗一件使用不久、原价值2061元的羊绒大衣,付了21.5元洗费。但消费者取衣时,发现经洗涤后的服装表面起球且严重缩水变形无法穿着,经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分析认为,应属洗涤方责任。为此该消费者提供大衣购买发票向酒店提出赔偿要求。但该酒店有关人员以酒店规定“由酒店造成的损失和毁坏,应按衣物价值赔偿,但最高赔偿不得超过洗衣费的十倍”、且在洗衣单上已注明此规定为由,只同意赔偿消费者215元。消费者对该酒店的处理表示不能接受,投诉到消费者委员会,要求通过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第96条分为两款。第1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国务院法制办2013年10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中对现行“食品安全法》第96条涉及惩罚性赔偿的条款进行了修改。《食品安全法》第96条在送审稿中成为第127条,该条第1款没有变化,第2款被修订为:“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赔偿1000元。”  相似文献   

19.
武汉消费者徐先生因自己购买的菜籽油成分未标含量,遂将商家告上法庭,诉求获法院支持,法院判令商家10倍赔偿消费者。该案也成为武汉市首例支持消费者“知假买假”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分析题一 南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程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发生如下事项:(1)11月5日,南程公司因产品质量事故,致使一名消费者死亡。12月3日,消费者家属上诉法院要求赔偿800万元,至年末本诉讼尚未判决。南程公司认为,质量事故已被权威部门认定,胜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律师认为有关法律没有相关的赔偿规定,赔偿金额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