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楼市,在马年春节之后,却陷入房价缩最震荡的窘境--从媒体不断爆出“鬼城”新闻,到“楼市崩溃论”迅速发酵,看空情绪正在快速蔓延。2014年,房地产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已经丧失了吗?未来的房地产往哪里走?我国当前房地产业所处的阶段,究竟是一个历史性的大拐点,还是依然只是一个短暂回调?  相似文献   

2.
李艳 《上海国资》2006,(3):22-23
近期有研究机构表示,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拐点”已到,极度“看空”未来几年的国内房地产市场。2006年房地产行业是否会至此“走熊”,房价会真的“暴跌“吗?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情形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2007年末出现的楼市拐点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支持者认为楼市拐点已现,房价将下降;反对者认为拐点论不成立,房价仍将稳步上涨。与此同时,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文章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房价发展趋势的影响.认为所谓拐点实际上是指房价的理性回归。通过作用于影响供求的各种因素,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都起到抑制作用,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调整,房价将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房价的“拐点论”,新组建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该部不主张提“拐点”问题,但关注房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斌 《新财经》2008,(6):42-48
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北方城市秋风乍起,而温暖的南方大城市广州、深圳的楼市去不再温暖--商品房销售量下降,市场成交量锐减,房价下跌,有价无市,房地产寒流迅速袭击国内其他大中城市。2007年年底,媒体成就了王石的房地产“拐点论”。  相似文献   

6.
在非公众的场合,王石提醒当时在座的同行,“拐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继王石抛出“拐点论”之后,从广东、到上海、到成都,再到北京,地产老大万科的降价风开始席卷全国。由万科刮起的这股降价风,究竟能不能影响周边房价,甚至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不过很明显已有开发商开始跟进。而根据万科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其1月份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仅为18.5亿元,不足去年12月份的三成。  相似文献   

7.
2008年伊始,由中国最大的房产上市企业之一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谈及的“部分地区楼市将出现拐点”引发,全国房地产专家、业界人士纷纷参加了“拐点论”的讨论。而上海楼市在经历了去年连续数月的快速上涨后,到年底也冲高回落。那么,2008年的申城楼市会不会出现拐点呢?  相似文献   

8.
京沪住宅建设和房价走势分别代表了我国北方和南方乃至全国房地产的“晴雨表”。自2003年年底一些业内专家提出2004年我国房地产将出现拐点之后,关于我国房价“涨”、“跌”的争论,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成本上升决定了我国房价在2004年仍将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8,(6):11-11
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2008年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5》。蓝皮书认为,2008年全国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2007年,但出现房价“拐点”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拐点在三五年之内就要到来,房地产市场的暴涨行情恐难再现。如果在人口拐点的牵引下,再加上调控政策得力,那么房价走向下降轨道、最终回归理性发展是不难预期的。目前,房价居高不下已经成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隐忧。虽然受到多重紧缩政策的打压,但房价依然没有低下“高昂的头”。从短期来看,在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下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时报》3月20日】3月是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一周年,房价问题也成为中国召开的“两会”上的焦点话题。针对房价,建设部官员18日称不支持提“拐点”,这让我想起次贷泡沫破灭前自己的一件轶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年《房地产蓝皮书》指出,今年中国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去年,但出现房价拐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不具有整体“走熊”的条件。在蓝皮书的总报告——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课题组编写的《2007—2008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课题组判断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是,随着国家调控政策效力的发酵,  相似文献   

13.
房价守望者     
丁芃 《新财经》2008,(6):49-49
2008年初,北京房价出现小幅下调。有人说“拐点”来了,也有人说这是房地产商在作秀。无论是什么,购房者倒真是放慢了脚步。这着实让房地产经销商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14.
对症下药     
2007年年末,当“拐点论”溅起一池波澜的时候,我隐约感到国民经济可能出现问题。但是,由于房地产问题被政治化、道德化,当时的舆论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多说话。尽管我不希望看到不当舆论对这个行业的伤害,偶尔也做一些校正性评论,但立即就会遭到人身攻击,甚至有人在我的博客上留言:“你再说房价不能下跌我就舍身炸碉堡,开车撞死你”。  相似文献   

15.
邓熙 《新财经》2008,(6):50-51
2007年7月,记者曾问及周明德2008年房价走势,他当时认为房价会继续攀升,即使奥运会结束也不会影响房价走势。如今,记者再访周明德时,这位新凤凰城集团掌门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房地产‘拐点’是必然的,现在争论‘拐点’问题,就像2005年讨论房价走势一样,毫无悬念。”  相似文献   

16.
“拐点论”的争议难掩房市调整步伐 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无论房地产发展模式的改变还是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的从紧,这些都预示着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正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巨变,从而也就从年初以来发生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拐点论”的大讨论。不管这种讨论如何激烈,赞成或不赞成都有无数个理由,但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大调整已经从全国各地开始。  相似文献   

17.
陈晨 《沪港经济》2008,(8):54-55
近几个月来,广州、深圳房价下跌,拐点论又不绝于耳。然而,由于上海市场存量房源稀少和新房开工量连年下降,刚性需求强劲,优质房源还是不断受到购房者的追捧。上海房地产市场似乎并未真正陷入低迷。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个月,是中国房市的多事之秋.如“拐点”论、徐滇庆和牛刀的深圳房价赌局闹剧、房市“朱坚强”说等等.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同时,由于我国房市目前正在面临着一轮新的调整.因而其走势和发展也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究竟如何?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々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又怎样?  相似文献   

19.
吴先丽 《中国西部》2011,(24):109-115
在当下楼市兵荒马乱的敏感时期,陈宝存用“白银三十年”来概括房地产未来的走势。而谈及眼下的“拐点论”,陈宝存认为“有点危言耸听”,因为“现在的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是政策重压尤其限购限贷双重压力下的影响。真正的拐点,还远未到来。”  相似文献   

20.
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一旦退出了房地产市场。是否就能改变工薪阶层买不起住房的现状呢?2009年之前,“地王”现象是否就存在?没有央企就没有“地王”?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虚高房价”生存的土壤?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