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层虚增利润舞弊历来是公众投资者、注册会计师以及政府监管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部分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利润舞弊——资产泡沫——掩盖释放”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链条,并分别对利润舞弊及其掩盖、释放手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制度和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掩盖舞弊等非正常行为,但仍存在不少缺陷。有些上市公司基于掩饰经营重大失误、转移利润给大股东、维持上市资格等动机利用资产减值进行舞弊,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本文分析了科龙电器资产减值舞弊的典型案例,总结了资产减值舞弊的主要方式,并对我国资产减值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中,对调节利润舞弊行为研究较多,鲜有对非调节利润类舞弊行为的专门研究。本文对非调节利润类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以期为相关各方识别该类舞弊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会计之友》2007,(6S):83-84
本文以公众公司普遍存在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现象为切入点,从制度机理和表现形式入手,研究了我国公众公司常见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手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舞弊是一种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它以诱使他人丧失有价值的财物或法定权利为目的。舞弊是一种广义上的法律概念,社会审计并不对公司管理层是否发生舞弊行为做出法律判断。然而,众多的审计失败案,正是由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的舞弊行为。与错误不同,舞弊行为通常含有蓄意掩饰事实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常用方法 1、关联方交易舞弊。所谓关联方交易舞弊,是指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由此生成的信息将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的一种舞弊方法。通常,上市公司会采用以下几种关联交易来虚构利润。  相似文献   

7.
佚名 《财务与会计》2011,(10):75-76
查理·芒格于2001年创作了会计寓言——《2003财务大舞弊》。该寓言通过对公司操纵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来修饰利润的描述,揭示了会计师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然而,芒格颇具远见又富含深意的寓言却不为公众所知。  相似文献   

8.
银广夏虚假利润黑幕最终被抖落了出来,其“利润神话”的幻灭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参与银广夏审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成了众矢之的。该典型事件的教训告诉我们:注册会计师开展舞弊审计势在必行。一、舞弊审计与银广夏事件舞弊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始终坚守职业的谨慎原则,在经过充分的预测和分析之后,确定舞弊已经、正在或者将要发生而进行的以揭露舞弊和错误为目标的审计。它主要通过执行风险分析、分析性测试以及与被审单位管理人员及雇员座谈讨论、询问等审计程序来发现舞弊可能存在的迹象。风险分析是指注册会计师…  相似文献   

9.
周洋 《山东审计》2001,(9):18-19
计算机舞弊蝗旨以计算机及相应设备、程序或数据为对象,通过故障掩盖真真相、制造假象或以其他方式欺骗他人、掠取他人财物或为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施行的任何不诚实、欺诈的故意行为。审查计算机舞弊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对被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审,找出系统内部的突破口,根据计算机舞弊各种手段的特征及其与有关内部控制的关系,确定可能的舞弊手段,然后针对可能的舞弊手段,最后写出审计报告及建议。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计算机舞弊审计中最关键的是发现可疑之处,并进一步取得具有足够证明力的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10.
公司舞弊又称公司造假,对某一公司而言,根据舞弊的层次不同可分为内部雇员舞弊和管理当局舞弊。内部雇员舞弊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的手段不正当地获取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管理当局舞弊是公司高层蓄谋的行为,为了达到内部利益人的好处而使国家受损,主要采取的手段是虚增财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通过公布的虚假会计信息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相似文献   

11.
从利润舞弊到现金舞弊的机理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公众公司普遍存在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现象为切入点,从制度机理和表现形式入手,研究了我国公众公司常见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手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张晓红 《会计之友》2007,(16):83-84
本文以公众公司普遍存在的利润舞弊扣现金舞弊现象为切入点,从制度机理和表现形式入手,研究了我国公众公司常见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手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查阳  郑濛濛 《财会通讯》2013,(12):60-63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不以谋取私利为初始舞弊动机的财务舞弊行为广泛存在的现象,本文提出,在一定条件下过度自信会导致上市公司高管陷入赌徒困境,从而最终走向财务舞弊道路。通过对在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因以虚增利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财务舞弊行为而受到监管机构公告处罚的45家上市公司及其对比样本的研究,以及对这期间沪深两股市所有满足条件的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一假设,指出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本文研究解释了非理性动机的财务舞弊行为存在的原因,充实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同时也拓展了关于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高管经济决策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春兰 《财会月刊》2006,(12):38-3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舞弊负有的审计责任和审计方法。本文分析了该准则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在实务中要提高对财务舞弊的敏感度、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绩效考核方法、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等,以实现对舞弊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将削弱市场资源配置职能的发挥,损害相关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影响社会公众对市场经济以及政府公信力的信心。本论文介绍了财务舞弊的主要概念、分类以及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的几种手法,例如收入的调整、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通过非经常性损益事项调节财务数据、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和资产重组创造利润等。本论文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基于舞弊三角理论,思考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动机有内外部因素,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国家制度层面、注册会计师层面、上市公司自身层面以及公众群体的监督四个层面进行治理研究来实现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揭露、惩处和治理,从而更为有效的治理当前财务舞弊。  相似文献   

16.
财务报告舞弊从内容上看有财务数据舞弊和非财务数据舞弊两种。财务数据舞弊的财务报告最为常见,如企业虚增资产、少列负债、虚增利润、少计费用等。非财务数据舞弊的财务报告是指对非财务数据进行虚假表述,如对关联方关系的虚假陈述、虚假披露募集资金用途、隐瞒重大事项等。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上市公司的财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及表现 (一)通过虚构经济业务虚增利润 1.虚构销售。虚构销售直接增加业务收入和利润,是会计舞弊中最为常见,也最难以审查的舞弊方法。它具有以下特征:单笔业务金额巨大、通常发生在会计期末、业务不具有连续性。为了虚构销售业务,企业往往从原始销售合同开始,直至商品运输手续、委托收款等全套造假,如银广厦公司提供的购买原材料、生产、出库、销售全过程均有相应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并有具体经办人员签字,给人以内部管理运作正常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浅谈会计舞弊行为及其审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会计舞弊行为及审计策略进行了讨论。从行为特征来看,会计舞弊主要包括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隐瞒收入,虚报损失以及调节费用和利润等手段。本文在研究会计舞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新动向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采用各种手段操纵利润,致使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频频发生。这些舞弊、欺诈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促进证券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问题。由此,本文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类型、动因及其新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采用各种手段操纵利润,致使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频频发生。这些舞弊、欺诈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促进证券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问题。由此,本文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类型、动因及其新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