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议已久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终于进入实施阶段,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时代将成为历史。但是收缴的红利如何进行投资,如何让全国人民都能从国企溢价中受益,这些都是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急需厘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结束了国企13年不向政府分红的历史,目的是抑制国企资金闲置、利用效率不高、过度投资的现象,同时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全民拥有的企业为全民服务的宗旨。但是由于历史、监管及企业内部的问题,使得国企分红面临现时困境。本文将围绕国企分红中出现的困境剖析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的《国有企业分红:分多少?分给谁?》的报告引发了国内理论界对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热潮。2007年《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正式实施,更是将此研究推向了高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整体上市央企资产占全部央企资产总额的55.80%,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11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今后,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将向政府缴纳不同比例的国有资本收益。此前,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相关人士都表示,2007年试行范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将减半收取,从2008年开始将按照这一标准全额收取。财政部预计,2007年对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收取的总金额为170亿元。这意味着,长达13年的国企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的历史,将画上一个完整句号。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9月8日,《意见》出台,其中决定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07年起进行试点,2008年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全国范围统一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展开,标志着国有企业独享红利的时代的结束。随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制定并于2007年12月11日印发实施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财政部还发布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一、浙江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设与试行(一)积极研究探索,初步形成预算制度框架2007年26号文件的出台,为浙江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奠定了现实基础.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财政国资部门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了以一个意见,即<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为核心;两个...  相似文献   

7.
《上海企业》2011,(4):51-51
《北京青年报》日前发表王石川的文章说:财政部网站公布了最新一批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企业的名单,以及上调后的央企"红利"征缴比例,包括教育部所属的高校校办企业等近700家企业进入到新名单,而在新调整的"红利"上缴比例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务院在2007年发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开始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07年12月,财政部、国资委下发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7]309号)中规定:国有独资企业上交年度净利润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第一类为具有资源型特征的17家央企,其上交比例为10%,第二类为99家一般竞争性企业,上交比例为5%:第三类为32家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  相似文献   

9.
MBO(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时间,我国也曾掀起一股“MBO热”,但MBO公司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使得国资委于2005年4月出台文件禁止了国有上市公司实施MBO。在国资委出台文件之前已完成MBO的公司便成为一类独特的群体在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其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其MBO公司的身份,更体现在一些异于寻常的经营活动和股利政策上,水井坊(600779)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5月,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就入国2012上海国有企业50强(以下简称:国企50强)和上海民营企业50强(以下简称:民企50强)的2011年和2010年的经营业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这两类企业发展的不同之处,为上海国有与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推动本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晓依 《上海企业》2010,(12):46-49
本报告根据2010上海企业100强和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按照营业收入由高到低选取50家国有企业和50家民营企业,分为国有企业50强和民营企业50强两个组,对它们的经营业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上海国有与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持续增长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