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捷股份为例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掏空的动机及手段,并提出遏制最终控制人掏空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民营企业寻求政治身份成为比较普遍能够接受的行为方式。本文从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政府背景出发,将民营化上市方式、成长性、控制权等特征纳入研究模型,研究政治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民营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实际控制人政府背景强度对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政府背景与融资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背景强度与融资规模正相关,但是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与债务筹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新娅 《财会通讯》2008,(11):22-25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债务筹资影响的分析后发现,在我国民营全字塔股权结构上市公司中,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时,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越高,集团控制上市公司以及非创始家族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分别显著高于非集团控制上市公司和创始家族上市公司,是否指定管理者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宋力  华超 《财会月刊》2020,(19):39-45
通过多案例研究视角探究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采用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嵌入非参数检验,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呈现出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异常高管薪酬、异常在职消费、高管努力程度不足、投资效率不佳。通过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研究,以期对企业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保障投资者利益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汪菲 《企业导报》2014,(12):22+15-22
文章首先引出隧道挖掘行为及其相关概念,进而深入剖析其行为,为研究造成隧道挖掘的原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07—2011年浙江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实际控制人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学历、年龄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显著正相关;男性实际控制人能更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本研究对具有鲜明草根性的浙江民营企业家财务决策的优化与企业风险的控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波 《财务与会计》2011,(10):24-26
2009年5月15日,四川金顶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成都稽查局决定对其立案调查,进而揪出了震惊市场的“华伦集团掏空四川金顶舞弊案”。本文拟就该掏空案件背后的路径及驱动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为我国国有资产市场化监管提供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特色的法定代表人制度,以2006—2021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转出是否引发审计师的风险应对行为。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转出法定代表人身份的企业,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费用。机制检验发现,实际控制人转出法定代表人身份后,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大股东资金占用显著增多,使得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以应对企业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非控股大股东、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负向调节法定代表人身份转出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对资本市场投资者识别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变动产生的风险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特殊的证券市场上市规则,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带来的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屡禁不止,损害了许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首先就“隧道挖掘“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然后对其表现形式和原因及危害进行归纳和浅析,最后对上市公司等各方防范此行为提出防范措施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际控制人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对企业扩张决策制定和实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浪潮中,民营企业扩张活动愈演愈烈,而相当部分企业在短暂的高速扩张后很快陷入困境。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实际控制人异质性对企业扩张速度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背景特征对企业不同扩张方式下的扩张速度决策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筹集充足的资金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家看准了风险较小的资本市场。然而,不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为公司包装上市、为大股东隧道挖掘掏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空间。很多公司通过借款、变卖资产、拖欠供应商货款以及担保借款来增加现金流,使优质资产“合法”脱离上市公司,造成资产流失,严重侵蚀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从产权角度向上追溯,具体研究实际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四个方面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较高,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在资本市场制度发生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变革之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所有权、控制权比例上升但分离度变化不大。另外,实际控制人构建金字塔控制层级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以2004年和200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聚类、均值比较与检验等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股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约有80%的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并不一致.按照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特征,可以将上市公司划分为两类:低持股比例高分离度公司和高持股比例低分离度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低持股比例高分离度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有趋同之势,与此同时部分依然分离的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开始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16.
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往往会引起第三方机构和媒体的关注,而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会对企业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期刊(除学位论文以外)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展开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违法违规情况,探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原因,提出重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观念并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压实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法律责任等相关建议,旨在为遏制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违法违规提供些许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杜兴强  曾泉 《会计之友》2012,(18):43-47
文章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民营上市公司关键高管参政议政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关键高管参政议政对民营上市公司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关键高管的参政议政,的确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且参政议政的级别越高,实际税率越低。  相似文献   

19.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04,(10):34-40
“快”和“大”几乎成了时下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命题,顺驰也不例外。当创始人孙宏斌高调崛起,当顺驰近于疯狂地掠地,当100亿销售目标被媒体连篇累牍地炒作,于是顺驰能否在香港顺利上市便成了众人侧目的事件。很多人更愿意把顺驰的上市看作是缓解资金压力的通路。而经过香港联交所的严格审查,顺驰果真成功上市,则证明在“资金和土地问题上”顺驰目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过随着实际控制人张桂宗浮出水面,孙宏斌的淡出,我们倒觉得顺驰是为资金也罢,还是为别的什么目的,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废弃“君主立宪”,“走向共和”,架构一个企业组织的公理。中国房地产业造就的富豪最多,但真正愿意上市的有几个?你可以说不缺钱,也可以说股市的基本面不好;但不可以说的有多少?不可以说清的又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2008年-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多种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持股比例则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合一状况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最后提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鼓励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降低高管的持股比例及提高独立董事对公司的治理和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