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第二次全体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来自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根据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工作组联络办公室设在中国。工作组副主席、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向大会报告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11,(8):24-24
近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在北京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汉斯·胡格沃斯特,以及来自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7月2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北京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汉斯·胡格沃斯特,以及来自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出席会议并致辞,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主持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工作方案,并就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已成定局.经过很多重要国际组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在赢得全球会计准则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或采纳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开始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成果的取得与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支持和推动密不可分,这些组织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二十国集团、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考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循程序的有效性,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制定的独立性进行评价。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6年概念框架讨论稿征求意见截止时所收到的179份评论意见为样本,考察了这些意见来源,并对比了讨论稿、评论意见和200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得出结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收集的评论意见来源广泛,并且对国际会计概念框架的改进具有显著的影响,建议我国各方积极参与评论。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什么要研究公允价值问题 2010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同研究了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问题.其成果表现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820号热点问题的修改建议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分析披露计量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7.
张肃  郭丽丽 《中国审计》2004,(24):64-65
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改进和国际财务报告的研究与制订工作。2002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13项《改进国际会计准则项目(LASS)的征求意见稿。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在内共13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的目标是,减少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内部的重复和相互矛盾之处,改进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质量,增强一致性。2001年1月9日,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由财政部颁布,并在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公司施行。该准则对企业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做出了…  相似文献   

8.
《财务与会计》2010,(8):5-5
6月30日,中国财政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高层会议在北京举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出席会议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举行了会谈。王军指出,近年来,中国财政部在会计准则建设及国际趋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良好,实施范围不断扩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他表示,中国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致力于制定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赞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做的及时、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中国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会计准则改革,确保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0,(7):14-14
6月30日,中国财政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高层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为期两天。来自财政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香港会计师公会的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准则之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企业合并准则进行了大量修订,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出现重大差异。本文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企业合并方面存在的具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明显加快。欧盟已完成从内部会计协调到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并积极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  相似文献   

12.
国际借款费用准则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IAS23)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准则是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就缩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GAAP)分歧的短期趋同项目的延续。本文拟对IAS23的新旧变化、国际间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工具会计是财务会计领域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一直以降低金融工具会计的复杂性及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为目标,为此不断地制定、修改相关会计准则。迫于金融危机重大影响的压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11月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亦于2010年5月发布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FASB’sproposed ASU),以扩大金融工具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简化金融工具会计。文章以金融资产的分类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分析了IFRS9两分类法、FASB’sproposed ASU两分类法在分类基础、计量属性、重分类、对混合工具的处理方面各自的要求,并对我国的金融资产分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讨论的核心,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C)改组后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入手,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其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商誉会计处理规范的历史演变入手,着重对最新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相关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之前,世界各国均执行各自不同的国家会计制度,没有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使用国际会计准则。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立后,致力于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合作,截至2011年,全球已有123个国家/地区要求或允许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8年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修改稿,删除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中成本法的定义,只要求在投资者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将股利作为收益列报。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财政部于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重新进行了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要求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启动了系列准则项目的重大修改,并加快了与美国会计准则的趋同进程。目前,理事会已经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等多项准则,  相似文献   

19.
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到改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及解释性公告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其中,在收入确认、合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的准则和解释性公告中都涉及"控制"。本文就"控制"一词在其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准则研究和实践中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到改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及解释性公告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其中,在收入确认、合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的准则和解释性公告中都涉及"控制"。本文就"控制"一词在其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准则研究和实践中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