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思维模式,注重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推进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促进经济的增长。文章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低下的现状,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内涵式增长。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水资源、农机、化肥、人均耕地和家庭固定资产等。其中,有效灌溉土地、水资源、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总体呈增长态势但省际差异较大,效率较高的省份集中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建议通过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等措施,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现状入手,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与人力资本提升角度分别阐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提升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度测量的各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是首要资本。舒尔茨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卢卡斯等人的新增长理论,都说明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部门内的溢出效应,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鲜明的非线性关系,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门槛值(7.6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1);同时,由于受人力资本自身存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只存在一般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B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相似文献   

8.
胡新华 《经济论坛》2009,(11):19-2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城乡差距的重要致因,而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多流向城市地区,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更多服务于城市经济。重庆市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绝大比例,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及投资均有不足。当前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中,政府扮演了主导角色。以人力资本投资促进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一是应构建多元投资模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二是搭建农村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平台,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切实服务于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张晓阳 《财经科学》2010,(4):118-124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1.
注重人力资本积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钟定国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情况和人均资源的现状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投入大,经济增长成本偏高,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1、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人力资本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对缓解农村人力资源过剩与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要实现二元经济到一元经济的转化,必须将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至城市。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人力资本流动特点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同时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差异加剧了区域经济失衡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重点探讨人力资本在经济趋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经济表现为条件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地区经济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储蓄率、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的变动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而人力资本则是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贫穷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几乎可以完全被人力资本的落后所抵消。因此,落后地区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本地劳动力人口素质,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邱英 《发展研究》2004,(5):66-68
我国一直被称作是农业大国,其实不然。200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4.25%,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7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粮食、棉花、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只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有许多品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近13亿人口,其中9.35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达5.22亿人,这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逯进  李霞 《财经科学》2007,(8):111-117
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对比,并运用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各省区人力资本积累和外溢的增长效应做出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有效劳动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此外,还对资本、劳动力及技术水平的增长贡献率做出了核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自然资源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30个省(除西藏)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在我国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于东部省份而言,存在"资源之咒"现象,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并不存在"资源之咒",人力资本对中部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与之相对应,我国的耕地资源严重流失。1984—2006年的23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150.3万公顷,其中近10年减少最快。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全世界的9%,人均耕地仅1.39亩,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已经接近保障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人地矛盾尖锐和粮食安全保障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贫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如此。本文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对陕西贫困县域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进行估算。结果显示,贫困县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在引入人均物质资本水平相近县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后发现,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县域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进而提出大力发展贫困县域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与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 %以上的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之下 ,能否成功地实现转型 ,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本。随着耕地的进一步减少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将持续下去。据调查 ,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中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高于非外出劳动力 ,这无疑使原本人力资本缺乏的农村雪上加霜 ,严重妨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从另一角度来分析 ,随着国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证实了科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在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科技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它可以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避免经济的大幅度波动,解决资源短缺与人口众多的矛盾和投资效果吸收不足的问题。为此要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和改革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