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赚大钱的是“大”企业家,捐大钱的是“伟大”企业家。做大官的“称作”大人物.做大事的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企业自身良好的业绩及社会影响是企业家品牌的一轮光环的话,这轮光环是“过去时”的。企业家随时展现的“形象”则是企业家品牌的“现在时”标签。而要勾勒一幅“将来时”的蓝图,就需要企业家品牌的成分中增加“想象”的元素,从而用对空连贯的品牌记忆点串起一个立体、生动、有时空感、有价值的企业家品牌。  相似文献   

3.
当前需要“企业家市场”这里说的不是企业家转变市场观念,而是说,企业家像商品一样进入市场,随行就市,向求“购”者展示自己的才能,由有关企业“采购”。当前许多企业对各岗位员工实行“优化组合”,但许多举措仍然是“高台蜡烛──照低不照高”,不少厂长,经理只要...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和谐社会”是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中国社会各界精英共同热议的焦点话题。“两会”期间.本刊邀请部分企业家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企业家对和谐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企业自身良好的业绩及社会影响是企业家品牌的一轮光环的话,这轮光环是“过去时”的。企业家随时展现的“形象”则是企业家品牌的“现在时”标签。而要勾勒一幅“将来时”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们大体上都是聪明人。但是,企业家们的聪明却是有“小聪明”与“大智慧”之区别的。“小聪明”,算不上是什么专有名词。民间对天资聪颖,顽皮好动,爱动脑筋搞点儿小制作,或者喜欢来点儿恶作剧的孩子常有此评。聪明而“小”者,谓其聪明得未上正路,无关宏旨是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有一个话题:“上海为什么没有企业家?”王佳芬承认这个话题提得有道理,说上海企业家是“又少又牛”,而她自信地笑称自己是“这么有魅力”的上海女企业家。 “中国的土壤还不适合企业家成长。”王佳芬对本刊记者说,很由衷。 不知从何时起,王佳芬有了一个“铁娘子”的称号。她自己并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  相似文献   

9.
中央大企业负责人集体“现身” 尽管无法探明全貌,但《中国企业家》从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名单中细细“挖掘”,还是发现了企业家群体异动的“蛛丝马迹”。 “中央大企业军团”负责人集体登场成为一个十分惹眼的看点。 《中国企业家》的统计显示,来自中央大企业正副职领导岗位的委员、代表人数近50个,几乎相当于中央企业工委所辖企业总数的四分  相似文献   

10.
座落在上海市郊崇明县城闹市中心的食品一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声誉鹊起。76名员工心中装着“上帝”,在百业经商、万家开店的商战中,坚持以诚取信,以质取胜,在“上帝”心中塑造了良好的“一店形象”。“顾客永远是正确的”已成为食品一店的服务宗旨。现撷取3个小事,与广大读者共沐海岛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11.
梁信军的围城心态常常挥之不去,尽管他本人认为当企业家是个“苦差事”,但还是希望员工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2.
要求每一位企业家都成为思想家,似乎是一种苛求,但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同时也具备思想家的胸怀和气质,则能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塑造出更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徜徉于“无为”  相似文献   

13.
英子 《科技与企业》2004,(11):16-17
有人说,“农民企业家”的概念是浙江农民打造的。不管农民企业家是否等于浙江农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恐怕浙江农民是最“嫌贫爱富”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4.
“果”说     
企业家最关注的是利润之“果”,管理者最重视的是业绩之“果”。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5.
“锄头”理念 成就伟业 创业至今,连文成一直秉承着“锄头理念”——向农民学习:先播种,再管理,然后才有收成。 曾几何时,农民企业家早已不是个新鲜的词儿!而在许多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城里人的今天,却也有始终愿意当泥腿子,始终执着于自己农民身份的人。连文成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企业家做人的成功;而企业家做人要成功,关键是做一个“有好习惯的人”。因为成功,只青睐“有好习惯的人”。 那么,什么是一个企业家的“做人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段明珠 《中国企业家》2013,(23):102-105
2003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首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评选。2003—2012年十年中,共有91位(不计重复,包括10位上榜“新锐”企业家)领袖级企业家上榜。根据中国企业家研究院统计,其中82位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2012年营收总和为14.4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8.
长安俱乐部将自己定位在“商务”,一改俱乐部“灯红酒绿”的固有形象.力图打造企业家的信息交流平台.十年磨一剑.长安终于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9.
而今有的企业家感叹“企业难搞,企业家难当”,有些职工又抱怨”我们的领导不行”。那么,企业家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究竟该用什么样的人格力量魁力去征服世人,去驾驭经济呢? 笔者有一位朋友,也是鄙人的“上司”,他是位高级工程师,也曾是一位优秀企业家,从数百万元起家到他离开企业时已创造了数亿元的辉煌。当我问及这个话题和他的成功之道时,他略一沉吟后说:无他,“三道”而已——“霸道”、公道与厚道。笔者反复琢磨,不禁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领导人就好比是企业的“指挥棒”,是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者和实现企业目标的指挥者。对国内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企业的寿命与企业家的“寿命”相连,企业的健康状况与企业家的“健康状况”挂钩。因此,选拔、培养好企业接班人,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