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亨妮 《魅力中国》2014,(15):82-82
祸乱相寻的五代十国和蜀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孕育着词的新生命,词风香软的花间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经过整理,我发现《花间集》中舍“眉”意象的词高迭96首,对于“眉”的描摹,词人各尽其能,“眉”在花间词中成为词人笔下的“螺子黛”,描摹女子,各表其意,意蕴丰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周邦彦的《西河》二首怀古词为例,旨在说明一贯被人们认为词作宫廷气重、富艳精工的婉约词人——“风流词客”的周美成先生亦有其沉郁顿挫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陈宪 《东方经济》2003,(8):64-65
《原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翻译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用的译名。这本出版于1901年的译,字表达基本属言,“原富”一词就是证明。言的魅力在“原富”二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两个字,却极其精准地表达了《国富论》的基本思想——财富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斯密及其稍后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3,(34):106-115
人们都知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梅花的温柔和魅力,却少有人知道写这句诗的林和靖,一生梅妻鹤子,啸傲山林。  相似文献   

5.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许渊冲先生对这首词的翻译使得词的译文与原文达到了形神兼似的效果,许先生的翻译理念深刻体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用等角度来探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的译本,从音韵、注释和改译等翻译技巧的应用来进一步解析译本,结合许氏翻译思想,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对中国古代词翻译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其词作在融合前人词作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他以真切自然、 幽艳哀怨及雄浑悲怆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主要是抒写个人的悲怨,在悼亡词、 爱情词、 友情词、 边塞词和咏物词方面均有涉猎,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本文以《相见欢》 《蝶恋花》 为其代表作品,深刻传达了作者落花无语泪双飞,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境遇.  相似文献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脍灸人口的词的作者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用词这种独特的形式写下了大量抚时撼事、声宏意远的爱国词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某些本质。它不仅是词人心弦和时代脉膊发生共鸣的产物,也是当时南宋词坛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8.
李煜是南唐末代君主,也是一位著名的词人,晏几道是北宋初期的词人。二者在生活阅历、识见、性格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所写的词却风格迥异,意境与成就都相去甚远。两位词人都可以说是纯情词人,都有名文佳句流传于世,有的甚至影响了后世词人的创作风格。如晏几道的《临江仙》有“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清词丽句,深婉沉着。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气势豪迈恢宏,流传至今仍有影响力。两位词人虽都经历了由盛至衰,由地位…  相似文献   

9.
章佳萍 《新西部(上)》2009,(10):139-139,142
周邦彦是宋代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是北宋晚期承上启下的一代词人。在周邦彦《清真集》中的186首词中有5】首词运用了“追忆”的手法,这类词通过今昔的对比来表现作者的羁旅行役和怀人忆旧的愁绪,由于所作时间不同,这些词在变现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语言风格上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是清代的著名词人。对于他的词风从古至今存有分歧。笔者认为其词风正如维崧评价那样:“《饮水词》哀感顽艳”。这是从分析纳兰性德创作动机的三个方面而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六册第十一课《宋词二首》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该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指出:“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题材,提高了意境,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写的《语文教学参考》1988年版和1991年版中,在谈到该词的艺术特色时,均以“风格豪放”等寥寥数句加以概括。因此,给历届高三学生分析讲解该词的艺术特色时,常常用“豪放风格”四个字概括之。前不久,在给新的一届高三学生准备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根据常教常新的原则,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于反复吟读,潜心研究之中忽发奇想:用“豪放风格”四个字概括该词的艺术特色固然正确,但是,仅仅从“豪放风格”这四个字出发,概括这篇千古杰作的艺术特色,只道出其然,而未道尽其所以然,未免难于全面而深刻,细致而具体地认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笔者认为:这首词之所以被世人公认为杰作,是因为它熔情真美,景观美,气质美,音韵美于一炉,可谓集美之大成。它是苏东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美学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花间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作总集,出自于有闲文人之手,内容多为绮错香艳,这也是它多年来受到众多批评家指责其"格调低下"、"情调鄙俗"的主要原因。作为晚唐五代词坛的产物,花间词是当时词人心灵的印证,是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都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很耐人寻味。中国古代伦理的基础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的道是什么?《周易》“乾”卦认为:  相似文献   

14.
吴永强 《中国西部》2012,(10):123-129,122
白石老人说,“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看封明清的油画作品,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但若在此引用,则需要鼓起勇气,因为我拿不准今日的批评家、理论家们是否会自恃其学问高深而对我的“过时”和“不学术”发出耻笑。不过,我认为白石老人的话相当质朴。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我解读封明清的艺术,提供一个便利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改革》2005,(1)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改革》自1988年正式创刊,迄今已走过17个春秋。及至2005年1月《改革》出版月刊,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17年栉风沐雨,17载辛勤耕耘。《改革》秉持对学术、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紧密结合中国转型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态,积极开展学术争鸣,发挥着品牌期刊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应有的作用,得到了经济学界人士的认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改革》(月刊)坚持“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办刊理念,定位为侧重原创性首发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前沿问题的、有相当学术质量和专业水准文章的、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全面对接国际惯例,全面推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研究领域涵盖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的16个二级学科,以及管理学的3个一级学科,设有“《改革》社评”、“本刊特稿”、“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财政金融”、“区域经济”、“三农新解”、“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公共管理”、“争鸣与探索”等12个栏目。我们期望通过“大事回眸”、“荣誉档案”、“名篇荟萃”等版块组合,全景式地回眸,较为系统地介绍《改革》,宣传和推广《改革》,向新老读者真实地再现《改革》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让关心、支持《改革》的各界人士全面了解,与我们真诚沟通。让我们以改革的名义、以改革的精神来共同呵护《改革》的茁壮成长,进一步做大做强《改革》品牌  相似文献   

16.
汪元量是南宋著名遗民词人,其《婆罗门引·谢太后庆七十》以代言的方式真实直写谢太后降元后的情感心态与生活境况,以词存史;运用春秋笔法,委婉地表现了对于亡国谢太后的嗔怨嗤哂;继承乐教传统,以词谏世,追求自我人格超越。在却故国的剜心泣血之痛和对于故园乡土真挚的热爱之情中,表现出对昭示出的崇高的民族节气和忠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韩琦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在国际上明确将“发展”一词同国家建设联系起来始于二次战后。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提出这一论断,则赋予了“发展”以更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南宋后期,以杨缵、张枢为首的临安词人成立了吟社。吟社词人崇尚姜夔,作词审音协律,炼字琢句,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化的生活态度。本文对于临安吟社词人的家庭背景、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及临安吟社的发展流变及其在词学发展史上之定位进行初步地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度地篇》是一篇论述水利灌溉工程的著作,《地员篇》是一篇论述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著作,这两篇是《管子》书中关于农学的著作,也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农学的重要著作。韩非说,“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韩非子·五蠹》),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记》),《管子》这两篇著作当属于“不去之书”,并可能是“商管之法”的一部分。《管子》书中这两篇著作,难免使读者产生以下问题:《管子》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兵法等问题,为何包括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农学著作?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解释说,这是由于刘向编定《管子》一书时汇集各篇的随意性所致。因为从表面来说,这两篇的体例与大多篇文相同,也是桓公与管仲问答之文。除此而  相似文献   

20.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屈原在《湘君》《湘夫人》这两首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塑造了湘水之神的形象,表现了神的儿女之情,艺术风格清新凄婉、幽眇情深。而《湘君》则具体展示了女神湘夫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