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新时期我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时代的呼唤,经济和谐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经济和谐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运行体制、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的经济现实等方面阐明追求经济和谐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途径,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意识形态根基。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进步的系统工程,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根基.文章就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及建设途径做出研究和论述.建设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内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田 《理论观察》2008,(6):14-17
在社会体制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极为重要而又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从文化内涵方面展开发掘,具体包括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道德文化四个层面以及与和谐文化构建的关系方面,这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长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实践的总结和回答,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梦想和愿望,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怀美娜 《魅力中国》2010,(3):197-197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武器和具体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根本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在和谐文化帮助和影响下采取各种现实的措施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0.
肖剑忠 《杭州研究》2007,(2):170-17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全局中,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先导;有助于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好的思想保障;有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更好的文化生态;有助于增进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编织牢固的精神纽带。为顺利且有效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应坚持注重实践、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和制度保障三条基本原则;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思想舆论引导和法治意识培育应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解,它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度一致。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和谐的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低代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文化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是文化现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三重困境,只有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现代文化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朝着文化和谐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3.
张学岢 《开放潮》2005,(9):96-9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只有实现人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唐山经济》2006,(9):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我市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唐山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也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之举。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自觉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唐山两大历史任务的战略举措,作为落实执政为民要求、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抓住机遇,扎实工作,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在全市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郇军 《宁波通讯》2007,(2):20-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论是在是在深入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反映,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点,打开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的广阔前景,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谐理念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本文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的四个层面,指出这思想为当前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指引下,我国的公共政策如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扶贫开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对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有高度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扎实把扶贫开发向前推进,通过减少和消除贫困促进建立和谐社会。一、扶贫开发有利于推进统筹城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经济上共同富裕,政治上人民民主,文化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上诚信友爱,自然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和睦稳定,生机勃勃的社会,才能真正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安全、生存、发展和人权。广大劳动者追求社会和谐,生活充实,职业稳定,就是希望在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中,为国家发展、为改善提高自身生活、为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与人亲睦融洽关系中感受人生的美好。为此,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当做些什么?中国工会因其社会属性和特有的政治属性,自身的改革只能是适应型的、跟从型的。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中国工会如何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特征、新任务,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职能,为党的构建和谐社会大局、为维护职工权益根本要求积极推进自身改革,走出一条有生命力、有发展前途的道路,进而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应有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