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商务部11月8日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案最终裁决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经过调查,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存在倾销.中国国内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有关当局根据本国反倾销法,就本国生产厂商针对外国倾销提出的起诉进行调查和裁决,如果认定倾销存在并因此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且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就会做出肯定裁决,对倾销商品征收通常相当于出口价格与政策价值之间差额的附加税,即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3.
秦海菁 《开放潮》2003,(1):25-26
一、反倾销条例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于2001年10月经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采取反倾销措施。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外经贸部负责。对损害的调查和确定,由国家经贸委负责,涉及农产  相似文献   

4.
张琦 《浙江经济》2004,(3):48-49
倾销自重商主义时代发生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反倾销也已有百年历史,但近年来,倾销与反倾销手段使用的范围日趋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倾销与反倾销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公共利益被损害的问题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税的追溯效力是指对某项进口商品裁定适用反倾销税后,在符合其他一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以往进口的该商品追征反倾销税。适用追溯性反倾销税的一些主要条件如下: 第一,在作出倾销造成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最终裁定时,如果判定因在此之前未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从而使倾销产品在调查期间继续对进口方境内产业造成损害,则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可以溯及到能够适用临时措施的时候(即反倾销调查开始之日后的60天)开始计征。如果反倾销调查在初步裁定存在倾销时已制定出临时措施,在追溯性计征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如果最终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  相似文献   

6.
王建平 《特区经济》2011,(6):270-271
反倾销是当今贸易争端的热点问题,我国已成为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国之一。反倾销措施的采用必须符合诸多条件,而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不易把握的一个因素。不同的标准反映了一国对进口产品的不同态度。对其深入研究以领会其精髓,于提高应对之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吕仕法  姚立国 《特区经济》2009,(11):233-235
我国《反倾销条例》与欧盟的反倾销法存在着不少区别,实体法中存在着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可比性因素、损害确定方面、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方式、反规避措施、公共利益的界定等六个方面的主要区别。究其原因,有的是立法技术、经贸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还有的是立法价值取向的原因,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价值取向是满足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不是追求贸易自由和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     
中国对原产于俄、韩、日的进口初级丁苯橡胶等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原外经贸部2002年3月19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的进口初级形状未作任何加工的丁苯橡胶、初级形状充油丁苯橡胶、其他初级形状丁苯橡胶及羧基丁苯橡胶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24条规定做出初裁决定,初裁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同时认定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有关公司初裁确  相似文献   

9.
背景:反倾销是WTO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加入WTO,中国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则。按WTO和欧盟的规则,对进口产品反倾销制裁有三个基本条件:1、出口方有倾销行为;2、进口方国内企业受损害;3、该倾销行为与该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倾销的基本认定:1、国外销售价格低于国内销售价格(正常贸易情况下);2、生产成本衡量法,即以产品的成本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作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限制进口的手段,是1948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所确立的原则。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该手段逐步演化成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出口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往进口国,并给进口国同类工业造成损害时,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倾销是不允许的,受到倾销损害的进口国政府可以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开始施行。《条例》以六章五十九条的篇幅,详细界定了倾销的概念、倾销损害的内容、反倾销调查的实施方法,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07,(3):20-20
一、最终裁定 经过调查,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存在倾销,中国马铃薯淀粉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有关专家透露,《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即将出炉,实施细则也在制订。由此,我国反倾销调查有可能启动。外经贸部开始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国内市场,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受理国内企业的书面申诉。近年我国产品在世界频遭反倾销起诉,而国内却没有相应的手段制止外国产品倾销国内市场对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害。据估计国外产品倾销每年至少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几十万人失业或潜在失业。遭受外国公司倾销损害的有十几个产业,包括造纸、冶金、化工原料和感光材料等。倾销不仅使国内已建立的产业受…  相似文献   

13.
司思 《中国经贸》2007,(2):61-61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进步扩大,国内产业也遭到了一部分倾销进口产品造成的产业损害。2006年,商务部合理地运用反倾销等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贸易救济措施.积极维护国内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正式名称为《关于执行关贸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包括三部分十八个条款。第一部分内容包括:总则、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国内产业的定义、反倾销调查的发起和后续程序、证据、临时措施、价格承诺、反倾销税的征收、追溯效力、反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战的热点之一是倾销与反倾销问题。在我国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时,不断地遭受到一些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使我国一些产品被进口国拒之门外。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产品却长驱直入,给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反倾销对策的研究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倾销与反倾销问题所谓倾销是指出口国(或地区)将本国(或地区)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挤入另一国(或地区)境内,并因此对进口国(或地区)领土内已建立的某种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者对进口国(或地区…  相似文献   

16.
倾销与反倾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自从倾销开始盛行始,钢铁就一直是倾销与反倾销涉及的主要产品。美国钢铁产业的行为与反倾销动向对世界范围的倾销与反倾销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极具代表性,所以本文选择美国钢铁产业作为案例研究。其实践验证了倾销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同时反映出反倾销已经不只是经济上针对不公平贸易的保护措施,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战略性工具为国内的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所谓倾销,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这是一种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无论是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出口国被指控产品存在倾销,并给进口国国内产品造成损害,且该损害确由倾销所造成,则可实施反倾销措施.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本国产品造成损害的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反倾销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反倾销演变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格将其商品销往另一国市场,并对该国同类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的行为。受到倾销商品损害的进口国为此采取的措施称之为反倾销。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产品一直成为欧美等国反倾销的重要对象。他们以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价格不反映真实的产品价值为理由,屡屡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从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产品倾销?什么是反倾销?《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明确规定:①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内,则该出口产品被视为倾销产品;②该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相似产品工业追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实质性地阻碍某一相似产品工业的建立;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如果一国进入另一国的产品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迸口国为了抵销或阻止倾销,可以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该产品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判断产品是否倾销,有一个重要概念“正常价格”。它指的是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如果没…  相似文献   

20.
双溪 《浙江经济》2002,(17):34-35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关于我国产品出口遭遇外国反倾销的事件时有所闻。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国外产品通过隐蔽或公开手段,向我国市场倾销,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的事件,却很少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是国外企业大都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很少向我国市场搞产品倾销?是迁就进口商的利益,对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视而不见?还是根本没有掌握世贸规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浙江巨化牵头的我国企业对进口二氯甲烷提起的反倾销案,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