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彻底改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工作者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也肩负着重任,抓好信息化建设,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林少红 《发展》2002,(2):7-8
西部地区,是祖国的半壁江山,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西部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相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属于我们的“不发达”地区,对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朱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讲到西部大开发问题,当前把握时机,发挥地区自身优势不失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明智的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这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10年的西部大开发,确实取得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就。但是,我们要理性看待西部大开发的“亮点”,要具有忧患意识.要深入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罗刚  乔小东 《发展》2000,(12):12-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跨世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面临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把握利用这个机遇,对相关的财政问题做一研究。做好财政工作。使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西部发展的强烈发展需要,相关政策措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政策与发展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1.财税政策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有限 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税收优惠无法充分发挥其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6.
西部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历史证明如果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显著改善,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就难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实告诉我们:再造森林,退耕还林还草,停止垦荒,恢复草原植被,重建西部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西部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对我省参与西部大开发活动的指导和引导,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我省关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扩大国内需求,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参与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我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机遇,也是…  相似文献   

8.
一是继续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向西部地区倾斜的信贷政策。开发银行将积极配合国债资金,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集聚和引导全国的资金用于西部,保证西部地区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下一步开发银行对西部地区的贷款投放和贷款比例都要适度增长。今年拟安排西部地区贷款755亿元,占开发银行今年贷款规模的30%,比去年提高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逐步被稀释化.边缘化、虚拟化和口号化。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是,一些西部地区政府,对“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战略挑战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0.
郭妍 《发展》2002,(4):50-5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甘肃经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甘肃省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总人口十分之一强的西部省份,如何以大开发为契机,推动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共同进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民族贸易这个关键,纲举目张,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民族贸易的重要意义(一)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对全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截至2000年底,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已达311.6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4.33万…  相似文献   

11.
《新西部(上)》2004,(6):56-57
方位1: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由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02,(6):2-5
两年多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和全国上下共同奋斗的成果。事实证明,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西部大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局良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党和全国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打好基础、提高水平,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LSDV模型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西部的投资政策确实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政策应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进行调整,以促进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创风  李芳 《发展》2000,(8):12-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西部地区大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国内外的资源投入西部大开发。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中央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没有中央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和政策倾斜,没有比东部地区更加宽松、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15.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在九十年代初明确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朱钢基总理来西部地区视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握大局,不失时机的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这无疑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已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为此,学术理论界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战略的策划与实施展开讨论。本文将从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的设想。一、资本形成能力不足: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所谓资本…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经济研究》2009,(4):44-47
一、西部大开发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国家从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出发,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规划指导、政策支持、重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出现了历史上从没有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动向     
西部大开发10年 国家安排120项重点工程 据国家发改委日前介绍,国家计划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689亿元。从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有关负责人说,这些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对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大局,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朱镕基总理在听取国家人事部工作汇报时强调,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人才资源开发是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我们不仅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新疆的发展,更应当牢牢抓住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9.
杨研 《发展》2000,(6):4-5
类似我国西部的大开发.世界上不乏先例。最名的是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前苏联对远东地区的开发。美国的西部开发.今天来看.虽然和我们有着很多根本区别.也有不少值得汲取的教训,但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来看.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对美国自身的发展和强大.对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美国的西部开发,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相似文献   

20.
张莉 《发展》2000,(8):18-19
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引起了西部开发热的蓬勃兴起.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已行动起来.为西部的建设添砖加瓦。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半边天”的广大妇女也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西部大开发将给我省妇女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愿我们乘此东风.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