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国进入了创新国土资源体制机制、实施区域差别化土地政策的新时期.但截至目前.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土地管理改革试点基本上处于空白.这既不利于国家建立健全分区用地管理体制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贫困地区脱贫治富步伐。  相似文献   

2.
常修泽 《浙江经济》2003,(21):12-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任务。这里的“完善”,不仅包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而且要使这种新体制更加趋于成熟、完整和定型化。如能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将是中国对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从中国肩负的这项战略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研究,笔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沿海产业选择及布局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沿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且基础设施完备.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从全国区域发展看.我国的沿海地带、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中国国土开发的三大主轴.江苏沿海正处在国家“П”型国土开发三大主轴的交汇部,占据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从国家区域布局看.江苏沿海是支撑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北翼”.是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历史性任务。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抓住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把握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助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需要打造体制、机制“杀手锏”。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趋势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格局。作为一项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着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客观存在着高度认同。在此前提下,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运行必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多边体制框架下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质上.钢铁产业重组属于企业行为。但由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国资委是各大钢铁企业的最大股东.这就使得重组带有强烈的政府色彩。由于钢铁企业都是地方纳税大户,面对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等中央企业的强势跨区域重组.在“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下、在GDP考核机制下.中国出现了以省级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性钢铁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8.
臧学英 《北方经济》2009,(19):51-53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宏观政策.我国经济发展已出现一些积极迹象。此次危机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必须重新反思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模式和体制构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东高西低、南快北慢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区域之间互动合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关于促进天津滨海新区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统筹区域发展”是《决定》中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我国今后发展阶段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作为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引擎、京津冀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滨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同礼区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某种产物,这就决定了社区管理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过程。数字社区正是直面我国传统城市社区管理的困境,突破原有管理方式的瓶颈.努力构建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高新区的灵魂。仲恺高新区今年2月实行扩大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管辖的区域从19.7平方公里扩大到320平方公里,赋予高新区管委会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一级财政体制)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仲恺高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这个“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仲恺高新区要完成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常修泽教授为其新著《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一书写的《前言》。它既是对《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的介绍,也是对探索中国“人本导向”的体制创新之路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阐述。文章以“人本体制论”来统辖,全景式地展现了作者探索中国“人本导向”的体制创新的心路历程,是理解中国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进行改革不可多得的论文。本刊特安排在“人的发展经济学”栏目发表,以供进行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读者参考。为使读者更好理解作者的观点,文章只根据本刊排版的需要做格式上的调整,基本上按原样发表。  相似文献   

13.
本报告以作者的“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和“第三波转型论”为理论依据,对中国未来几年发展转型的理论与方略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总体上正由“生存型”阶段转向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阶段,传统的低成本粗放型工业化模式进入调整转型期,城镇化将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体制改革也将呈现新的特点。在未来几年,中国应实行人本、绿色、创新和协调八字方略。人本战略:由“物本导向”到“人本导向”;绿色战略:由“环资启蒙”向“生态社会”;创新战略:由“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协调战略:寻求内外、产业、区域和城乡四个经济结构的各自均衡和总体协调。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体制的转型。应及时由单向度的经济转轨拓展为多向度的“五环改革”。要准确把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五环改革”的“靶心”,特别要注意摆脱特殊利益集团的束缚和掣肘,从而为发展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支撑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4.
黄浦区在一部分区域划归浦东新区后,仅有面积4.1平方公里,33.8万人口,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袖珍”小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浦东开发的推进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区政府现有的职能和机构已明显不适应,阻碍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重要的大区域增长极.其城市经济构成大区域经济的主体。本文以青岛市为个案。提出“十二五”规划期.要突出功能区建设,全力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布局战略的实施.在全域范围内实现组团布局发展:突出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加快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突出高新区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突出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城市:突出循环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突出高端产业发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  相似文献   

16.
“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宏观而言,“入世”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由“探索阶段”和“区域推进阶段”走向“体制接轨阶段”的重要标志,对宏观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中观而言,“入世”又为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实行名曰“责任田”实为“包产到户”的行动,这是中国农业合作化、公社化过程中.规模、声势最大的一次体制变革探索。其目的不仅是要解救“大跃进”之后陷入“大饥荒”的安徽农民,更试图探索在集体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责任制的形式,克服劳动“大帮哄”、分配“大锅饭”等严重弊端.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走出危局。  相似文献   

18.
李生林 《发展》2000,(5):12-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步骤.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我们庆阳地区是中国西部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应的经济文化,其形成的途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当代市场经济文化价值的共性。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过程使中国过去一些不良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逐步形成。“入世”后上述过程将加速,并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走向世界,对全球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股权结构中占有半数以上比例的国有股尚未流通.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股市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样一个体制和结构上的缺陷如不加以修正.不仅阻碍股市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