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在近年来越来越严峻。就业矛盾已成为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织、城市下岗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交织,使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化。笔者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二是要合理界定与强化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三是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市场化就业模式,为最终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就业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又正值经济转型期,就业压力巨大,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新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工具是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包括中国劳动就业特点、劳动力转移方式和扩大就业战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存在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然促进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加快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存在静态矛盾;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路径发展,这一过程也必然节约使用劳动力,显然与扩大城镇就业也存在着静态矛盾。  相似文献   

4.
《经济论坛》2002,(6):14-15,13
“十五”计划纲领指出:“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用较大篇幅阐述“十五”期间扩大就业的目标和任务,可见我国当前失业矛盾的突出和解决就业的迫切性。本文拟从我国近年来失业矛盾突出的原因分析入手,积极探索如何扩大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满华 《生产力研究》2011,(12):137-140
在转型发展的推动下,山西省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就业结构趋于优化,但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缓慢,所占比重偏低,非公有经济就业规模偏小,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就业面比较小。"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要以转型发展为基本动力,通过改善投资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城镇就业规模,解决好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铁饭碗”是人们对我国传统就业制度的俗称。本文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现实就业制度中的就业矛盾、政府就业目标与就业政策、劳动供给行为与劳动需求行为、就业运行机制与就业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的就业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就彻底打破铁饭碗、改进就业效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公有制经济的就业矛盾 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否认个人以排它方式私自占有生产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就业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就业压力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失业问题却日益严重。有人认为,失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代价,或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代价。本认为,造成目前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的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的结果。自由贸易意味着国家之间经济交往几乎可以在没有政府规定和限制的条件下进行,但在现实中真正的自由贸易却很少。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就业任务艰巨,其最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现是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山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工作是去产能,作为能源大省,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而复杂。山西非公有制经济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就业方面,已经成为解决山西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文章基于去产能背景下,在对山西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扩大山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就业规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就业和分工的拓展与收入分配的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突出矛盾主要集中在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上。就业和收入分配的状态怎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现代经济学中一般认为,就业问题属于劳动力市场领域和经济周期中的问题,需要用劳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在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曾多次面临过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到目前为止,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尽管从“九五”中期起,政府在缓解就业压力和保障劳动者利益上采取了大量积极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失业问题将日益显性化,使就业问题仍然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无疑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政策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从根本上说,经济增长、税收增加与就业扩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崔宇  范芹 《经济问题》2023,(9):52-59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当前稳就业和保就业仍然是“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产生了较为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把握数字经济的内涵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能够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还能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劳资关系或日益紧张;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或逐步扩大;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经济效率或受到影响。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包括:依靠平台经济,扩大数字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关注青年群体,拓宽数字就业选择,增强就业信心;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数字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江西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但从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的角度看,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文章从目前江西省劳动力资源就业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对江西省劳动就业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相关分析,有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些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关系的建议,以期达到促进江西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晓彬  哈毅 《经济师》2007,(10):230-231
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分别是我国经济中最薄弱和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国家即定的税收长期支持的方向。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目标上时常是矛盾的,有利于一种目标的政策对另一种目标却不利。税收政策对于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有时正相关,有时是负相关,有时是无关。所以应全力推进对两者正相关的税收政策,有效推行无关联的税收政策,审慎的采用负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耿元  林玳玳 《生产力研究》2012,(8):97-99,149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传统体制分割的弱化,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日益凸显。现阶段,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实施灵活多样的就业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就业与经济增长、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以及就业与再就业之间的关系。要以经济适度增长为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施积极的扩大就业的财政政策。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8,(2)
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是由于中国原有体制下经济粗放发展造成的。文章通过比较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国外经济转型的实践,总结经济体制转型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探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全要素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转型的关键。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土地流转、农户就业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强调土地流转不仅能直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还通过影响农户就业选择和技术采用,间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定量结果表明,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将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的转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高71.02%。劳动力市场改革、农产品价格调整等均会影响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