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日前就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一事发表观点:“美国、欧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对象,也是中国的主要投资市场,所以.美国经济疲软、欧债危机,都不可能不对中国产生影响。”张斌指出,更大的问题可能是美国公共债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美元中长期贬值和通货膨胀.会严重削弱中国外汇储备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我国许多企业家及经营者,在品牌危机上都把视觉点仍然放在产品危机、行业危机、营销危机、竞争危机、公关危机等方面,其实,品牌的危机当中,信用危机才是品牌最大的危机。 中国即将加入 WTO,我们即将迈向国际市场,信用对于中国品牌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当前国内许多品牌缺乏信用度,视合同为“儿戏”,不讲信用的现象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中国品牌步入世界舞台。信用不足,我们便无法与世界经济接轨;信用不足,阻碍了我国正常的资金流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相似文献   

3.
杨兴寿  李安渝 《价值工程》2013,(33):165-166
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信用行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的行业模式和征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中国信用行业的发展。借鉴美国信用行业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如何发展自己的信用行业,解决社会和市场中的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希腊债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各国充分认识到掌握信用评级话语权的重要性,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国际信用评级市场被西方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信用评级话语权的丧失问题,指出积极争取金融资产定价权对于维护国家核心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债券信用评级被降开始.市场关于发达国家经济体可能出现再次衰退的担忧就不绝于耳。同时投资者对于中国再一次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树立全球增长信心的希望也一再被提及。但是中国近期的宏观政策虽然表达了对国际形势的关注,却没有像2008年底那样对外部危机作出迅速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张媛 《现代企业》2006,(8):37-38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交易日益发展成为经济往来的主要形式。对作为市场交易的主体的企业来讲.信用是一种市场信誉.是一种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宝贵资源。而由于我国征信建设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位置的中小企业,始终不能摆脱其融资困局。笔调查认为.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整肃社会信用秩序,是解决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了衍生品市场上主要的几种信用衍生品,并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分析其风险作用机理,最后就我国推进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到最近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经给国际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两次经济危机中,主权信用评级机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那么,什么是主权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行业垄断地位又是怎么形成的?本文首先对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进行介绍,进而对主权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进入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最后给出了中国打造国际性主权信用评级机构措施,以及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姚音 《科技与企业》2007,(10):32-32
自2005年跨国公司的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频频引发诚信危机以来,2006年、2007年的情况似乎仍然没有太大改观。自今年以来.国际品牌依然是各大商业组织危机事件的主角。而危机的类型也从过去主要集中于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品牌形象.进一步集中在了高管道德操守.企业腐败的层面。在信息爆棚的现代社会,如何应对公众质疑.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一切经济活动服从于计划安排,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由政府信用来支撑,市场意义上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基本不存在。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信用意识的淡漠、信用体系的脆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金融危机下经济现象与国家审计 1.政府信用危机的国家审计监督.社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其中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审计通过监督就是要检查政府是否正确有效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确保政府行职时有足够的的物质保障,监督政府更好的引导市场的宏观走向、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企业信用缺失非常严重,信用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建立企业信用危机的预警机制,对企业信用危机进行有效的预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借鉴现代西方管理学中比较成熟的危机管理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信用危机特征及其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强调树立信用危机意识,并选取科学合理的信用指标体系,建立企业信用危机预警系统,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信用危机进行评价,并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控,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信用销售是市场销售发展到高级阶段产生的销售形式。对于企业而言,信用销售已逐步成为企业信用管理的核心和取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尚未形成,“销售的信用危机”不时困扰着企业,信用销售在给企业提高销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在市场尚未建立完整的系统的信用体系的情况下,企业自身应致力于建立科学信用销售管理模式,以防范信用销售风险。  相似文献   

15.
98%的中国企业信用管理是空白,信用管理对成长中企业有特殊的意义;大企业有固定的市场占有份额,不着急。中小企业如果采用信用销售,与大企业在市场上还有一搏,还能快速成长起来。如果不采取信用销售,中小企业则彻底放弃了这最后的一搏,放弃了发展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讲,信用管理对中小企业是最有效的武器。 WTO,跨国公司到中国采用信用销售占领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一手钱一手货”的方式很快就会被刷出局,没有信用管理的企业,就没有在WTO后的生存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讲,信用管理对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是当务之急的管理。为此,我刊请专家谈信用管理的操作程序,并愿为企业信用管理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16.
柳松 《企业导报》2002,(7):12-1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但中国面临的信用危机之严峻态势,令人触目惊心。《市场经济信用为基础》、《企业诚信大透视》两篇文章对这一"绕不过去"的话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各抒已见地分析了信用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顾晶星  吴志滨 《活力》2006,(2):180-180
中国有长久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和人治传统,其信用主流至今仍是典型的伦理式信用观,与西方契约式信用文化不同,我国传统信用观的伦理式特质突出体现在理论来源、价值追求、适用领域、作用对象、保障机制等五方面,正是传统信用文化的这种伦理式特质加剧了现代社会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诚实守信。我国商界的传统美德是“诚信为本”,强调“人无信不立”。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商业信用中,出现了相互欺诈,不践成约,欠账不还,赖账有理,假冒伪劣猖獗等诸多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乡镇企业已经或正在陷入这种信用危机之中,令人担忧党和国家对于当前的信用危机极为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一、城信缺失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一)信用意识普遍缺乏,社会道德秩序失衡 由于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建国后又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社会信用观念十分淡薄。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会计服务人员缺少自我约束。忽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匮乏.信用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众多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主要指金融机构为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在过去几年里因为有助于解决更多人的住房问题而受到市场追捧,然而今天,它却成为一场世界级危机的导火索,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振荡和投资者的恐慌。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了各方关注,其背后显现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