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蕊 《财贸经济》2004,(12):81-83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研发全球化为表征的技术全球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潜在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使用计量方法对外资研发与我国工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加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琦 《价格月刊》2008,(5):71-74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转移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笔者从跨国公司研发对华转移的现状和动因出发,指出这种转移的实质是跨国公司提升其全球竞争力的需要,以及这种转移对国内企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跨国公司利用全球研发资源的策略,为国内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新战略正逐渐显现,这种战略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时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化特别是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其在华研发的战略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投资规模、区位特征、组织特征和功能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在华经营战略的调整,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而这一行为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本从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入手,简要分析其对我国企业研发动机和能力的影响,并从海外融资角度探讨解决我国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技术开发的理论原因,探讨了这种现象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种角度提出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来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源  张阳 《商业研究》2007,(4):26-28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形成区位集聚。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提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区位集聚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产业相关的基本战略特征。通过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这些地区的分布状况与其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得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区位分布的产业特征,从区位选择看,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战略性布局。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但也对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升级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同时要积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尝试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跨国公司全球竞争。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正经历着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表现为研发投资在国际上流动日益加剧,而且研发机构海外分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以其特有的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投资。究竟是什么样的外部因素推动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使我国政府和企业对跨国公司的这一行为有更准确的了解,值得对其应做认真、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孙诚  张丽 《商业时代》2006,(8):73-7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正在不断地调整:调整并加强在制造业的投资,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华实施研发本地化,把中国作为地区研发中心;积极投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把中国作为营运管理中心。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明显向下游转移。我国应加强与跨国公司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合作,开拓制造业跨国公司价值链下游环节这一新的利润源泉。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战略,将对现有的技术引进模式和自主技术创新模式构成严峻挑战。我国在R&D领域投入水平低,业绩评估缺乏客观公正,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难以体现人才价值观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开始显露。要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只有加大R&D投入,保持竞争市场环境,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或赶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和激烈化,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实行国际化战略。对跨国公司R&D组织模式的研究,对跨国公司的R&D组织模式进行分类,并对其行为定向、优势和劣势及其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会对中国的跨国公司在走向R&D国际化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本文首先对有关国内外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在分析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概况、R&D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套反映我国各地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区位因素变量进行检验,从中找出了最具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在评估各地优劣势的前提下,提出了可供各地政府选择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4.
运用高技术产业1999—2007年13个三位码行业面板数据,定量评估内资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及行业内R&D溢出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论为:该行业内资企业自身R&D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其创新产出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总体的国内技术购买、技术引进及外资企业本土化R&D投入通过研发创新领域相互竞争机制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的行业中,行业总体国内技术购买水平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存在负向R&D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最多的前10位省份或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分布与区域的劳动力成本、通讯设施水平、市场规模、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集中且技术水平比较发达的九个国家(地区),利用我国和九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母国和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直接投资到这些国家(地区)所产生的逆向技术外溢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给母国带来正的技术外溢效应,只是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吸引外资而言发展缓慢,因而其技术外溢效应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1998~2004年中国工业31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技术购买有利于降低工业能源强度.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并没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论是高能源强度行业还是低能源强度行业,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弱,没有与国内外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共同促进能源强度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河北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模型,对河北省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也取决于国外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国外研发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贸易渠道和外国直接投资渠道的溢出效应均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并且贸易渠道的正向溢出效果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在逐渐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吸收利用国外研发溢出效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FDI进入以及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会有怎样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技术水平内资企业的研发策略,认为外资进入后将促进技术领先的本土企业提高创新投入,但却阻碍落后企业的创新投入。文中以通过DEA模型测算的内外资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差距与外资比重和勒纳指数的连乘项作为主要自变量,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差距对本土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预期假说,并且技术差距越大,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越强,而市场势力的正向作用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