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林资源优势突出,近年来在能源经济的驱动下,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跨越发展。然而,榆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代价十分突出,使得榆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大隐忧,为此必须探讨榆林市科学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相接,西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是我国秦腔、晋剧和蒙古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区。榆林市资源非常富集,全市已发现八大类四十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二十多种已探明储量。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48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3184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5亿-6亿吨,探明储量1.9亿吨。湖盐预测储量9000万吨,探明储量3292万吨。岩盐探明储量854.55亿吨,远景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60%以上。资源开发对于推动榆林市经济…  相似文献   

3.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相接,西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是我国秦腔、晋剧和蒙古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区。榆林市资源非常富集,全市已发现八大类四十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二十多种已探明储量。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3184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5亿~6亿吨,探明储量1·9亿吨。湖盐预测储量9000万吨,探明储量3292万吨。岩盐探明储量854·55亿吨,远景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60%以上。资源开发对于推动榆林市经…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化不仅阻碍了本地区的发展,也制约了其它地区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生态经济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加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类型,学术界对此研究尚少,特别是对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区如何发展这种新兴旅游的探讨更是十分罕见。本文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探讨了生态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及其优势,并为这类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的城市主要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和全省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以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甘肃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突出意义十五大在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经验、新的要求,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历了被限制、被改造直至被取缔的厄运;从70年代末,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附属和补充”上升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最后在十五大回归到它本应具有的地位。这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产权明…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分析——以徐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即: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徐州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的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7-148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源税的功能缺陷研究及改革建议——以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具有增加财政收入、保护资源环境、调节企业级差收入、调节利益分配关系等功能。然而,由于我国的资源税制度并不完善,制约着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和发展受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越来越强的今天,资源税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榆林市为例,检验了我国资源税的功能,并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爽  彭补拙 《经济地理》1996,16(2):44-47
本文通过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索建立绿洲生态经济规划模型的方法,并以库尔勒地区为例,完成该区生态经济规划模型的实践研究。本文将模型设计为:人口、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部分,进行了种植业结构、人工造林结构和环保投资比例结构等系统结构优化,并就机械人口、外来投资、外调水量等政策变量给出地区发展的七种可能方案,通过模型模拟得到了地区发展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使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环境威胁。这一时代背景下,森林在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洞庭湖地区为例,在总结平原地区生态林业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平原地区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平原地区生态林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模式是实现欠发达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彭泽县生态农业、湖口县生态工业成功实践模式进行解读和归纳,为我国欠发达县域发展生态经济提供经验启示,包括走出生态经济理解误区、利用比较优势选择发展模式、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核心与龙头企业培育与引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研究了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对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西部生态经济和谐社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增长快,区位优势弱,经济总量小,又是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立足于西部实际,坚持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方法,因地制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以期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其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且组成也较为复杂,这样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西部生态经济的建设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物质资料的顺利生产,同时也要做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简单分析西部经济建设的利弊条件,并提出几点有效建议,帮助西部生态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战略重点,但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间业务的开展和发展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在稳步拓展银行卡业务范围,让银行卡渗透到医保、税收、加油、道路收费、停车收费、公务采购等领域的同时,要抓住目前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这一良好契机和广大市民空前高涨的投资热情,开发一些高智力型、高收益的新业务品种。利用银行人才信息的相对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查询、顾问咨询等服务,改变银行仅仅是企业融资渠道,对银行的需要仅是资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本文认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是一个能量和物质转化利用的生态经济过程,并阐述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适应性、多样化、持续发展、商品性开发利用和集约化经营等生态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9.
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富集地区就业弹性低于全国。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内蒙古GDP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都带动了就业,但带动作用越来越弱。与内蒙古整体状况相似,第二产业投资和GDP增长加速度每提高1%,就业加速度就分别提高、降低0.265%和0.464%。第一产业产出的就业弹性和投资弹性分别为0.253和-0.044。第三产业产出的就业弹性和投资弹性分别为0.799和-0.434。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西部农业面临的生态困境,提出了西部农业的出路是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农业,当前主要是要进行结构调整,把退耕还林(草)视淡西部开发中的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也应视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结构调整的战略和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农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