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八条最新楼市调控政策,是谓"新国八条"。1月底,青岛率先出台新版"限购令",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紧随其后。接着,天津、南京、南昌、无锡、厦门、武汉、成都等二、三线城市也公布限购政策。限购政策在全国30多个城市陆续出台,而在许多地方细则出台的推动下,"限购令"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张,  相似文献   

2.
资讯·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4,(7):21-21
张宏伟:2015年楼市限购将全面取消近日,各地限购政策开始出现定向宽松的措施。张宏伟认为,限购取消是大势所趋,当前尽管限购政策退出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从南宁首次放松限购政策至今,各地的限购政策放松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昆明将限购资格审批权限下放至开发商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与历次调控不同,本次调控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升到了最关键的位置,这相当于将政策执行的主体推向地方,也将调控房价这一经济任务转变为政治任务。2月24日,在历经一个多月的细化之后,广州市公布楼市限购细则。穗版限购细则暂不将增城从化纳入限购范围,明确户籍家庭限购第三套房,非户籍家庭限购第二套房。执行"卖一买一"的"认房标准"。  相似文献   

4.
"史上最严调控"下的2011年第四季度楼市将进入迷局。一方面,限购、限贷等楼市调控政策在扩展,自台州领跑新一轮二三线限购城市后,韶关、丹东也进入限价行列。但与第一轮限购政策不同的是,住建部的"五条"新限购标准,将"限购、限价"权利下放到了地方政府,博弈上升,两级政府谁hold住?另一方面,北京的降价已从外围通州开始;杭州两盘猛降30%,广佛的房企也以免息分期付款,调低开盘价等优惠吸引买家,这些是个案,还是整体楼市降价潮的开始?这个十月,开发商能hold住吗?再者,政策的从紧又令消费者对市场预期产生较大影响,观望氛围日益浓厚,看优惠、低价来决定是否买房,消费者能hold住吗?2011年9月18日,在广州越秀山顶镇海楼旁雅韵轩,房地产导刊圆桌沙龙上,房地产业界高端人士就"第四季"房地产发展趋势畅所欲言,并感慨,在这个楼市复杂难解的第四季,谁hold住,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张宏伟:2015年楼市限购将全面取消近日,各地限购政策开始出现定向宽松的措施。张宏伟认为,限购取消是大势所趋,当前尽管限购政策退出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从南宁首次放松限购政策至今,各地的限购政策放松的尺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昆明将限购资格审批权限下放至开发商的做法。从限购政策调整的趋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导刊》2014,(9):28-31
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原则突破了过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8月6日晚,有城市再度传来房地产限购政策调整和取消的消息:佛山市宣布外地人购房无需提供社保证明,本地居民限购由家庭改为个人,这意味着一个身份证可买两套房,限购政策松绑了;长沙市则宣布不再对90平方米以下住房  相似文献   

7.
正与以往不断翻新"国几条"的楼市调控不同,今年上半年中央并没有出台具体的调控政策,只是针对宏观经济采取了一些"微刺激"措施。而在"分类调控"思想指导下,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大,"限购松绑"等调控动作频繁。在救市过程中,地方政府以打限购政策擦边球方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无锡、海口、温州等城市已明确发文或明确表示限购政策已做调整,除此之外,福建、杭州、长沙、宁波、昆明等城市放松限购的市场传闻频出,在市场时机成熟之时,有可能会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11,(11):36-40
当前环境下,无论对住宅市场的调控政策,或"加息"、"提准"等金融政策,其再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已经较低。"十·一"楼市无重大政策出台,但同时亦需看到,限购和限贷对楼市成交的影响正持续深化。管理层强调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且在国际经济不景之下,国内资源需向保障房、中小企业等方向倾斜,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为代表,上海、青岛、济南等城市近期都推出了自己的限购政策,这样,通过“限购”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通过加大保障房建设增加供应成为本次楼市调控的主要特征。从民众对限购政策的反应看,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种以户籍为主要依托的限购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歧视。以北京的政策为例,北京户籍的人最多可以拥有两套住房,...  相似文献   

10.
引言自2010年实行"限购"政策以来,国务院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然而,房价依然高企,政策尤如扬汤止沸。今年2月20日,新"国五条"出台,3月1日,决定对二手房转让交易按差额征收20%个人所得税,一度引发市场热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2月22日,武汉市公布新版住房限购政策。本文首先通过对新老版限购政策的对比,论述了武汉市新版住房限购政策的内容,接着用具体数据分析新版住房限购政策的出台原因和实施效果,最后提出对该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限购等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下,今年的"五一"楼市不容乐观。记者从目前所掌握的市场情况来看,佛山楼市将可能遭遇史上最冷"五一"。到目前为止,基本确定五一期间有动作的新盘只有东平河北岸的翠堤明珠一个项目。一些原计划五一期间开盘的楼盘都推迟了入市时间,在五一期间推出新货的楼盘不多,多数都是以消化存量为主。  相似文献   

13.
就在本期付印前,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对贵阳限购首次表态:正在研究贵阳市颁布的"汽车限购令"政策,"此举不符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规划管到2012年,现在还没过期呢,我们从来不主张实施限购。"无疑,中国汽车产业在担负起国家支柱产业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不该是环境、资源、健康以及出行的烦恼。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11,(3):42-47
从未有一年如2011年般,宏观调控重拳如此密集。"国八条"、房产税试点、央行加息、公积金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限购……"连环式"的政策,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纷至沓来。无疑,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迎接"大考",应对挑战?决定着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杜龙  王龙龙 《企业导报》2012,(13):18-19
本文通过对限购政策实施背景的论述,分析限购政策在稳定房价和恢复住宅消费功能方面的作用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经过分析,限购政策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且和保障房建设以及财税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相互配合来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达到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限购、限贷、限外、限价、加息、预售金监管、保障房、房产税一系列政策"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在熬过了上半年的政策消化期后,房地产企业正面对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发酵。而随着楼市成交量明显下降、资金流动性的不断缩紧,让今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7.
包容性增长     
《房地产导刊》2010,(11):4-4
限购、停贷、汇改、通胀、加息……密集的调控和错综复杂的内外经济政策,再次将房地产业推向前台。 在人声鼎沸的"经济市街",房地产业这一不听话的"重臣",成为众人评说的对象。然而,在"七嘴八舌"中,不仅听者失去了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就连房地产业自身也失去了方向,既不知姓甚名谁,更不知落脚何地。  相似文献   

18.
政策     
《东南置业》2011,(9):17-17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最近表示,有关二三线楼市限购,不是住建音时踺,而是督促地方发布自己二三线楼市限购政策和措施。各地会于9月初开始陆续发布限购政策。“如果被认为应该限购的城市在8月31日-9月上旬前,依然不实施限购,住建部可能也只是以发文、约谈及内部点名等方式进行督促。”  相似文献   

19.
华佳 《上海房地》2012,(3):20-23
限购政策和信贷政策都是中短期内需求的调控工具,两者差异在于信贷政策比限购政策宽松。从政策出台的时间上看,限购政策出台前,信贷政策调控工具已经得到频繁使用。因此,从信贷政策的角度来分析限购政策的背景与必要性,有助于理性而系统地评论其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地限购政策均以家庭拥有住房套数为基准,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限购不够精准、"误伤"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缺点。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实施限购政策的背景限购属于直接调控手段,直接限制需求。相对来说,税收、土地、金融等手段属于间接调控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