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方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过20多年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全国各地开发了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2002年,农业部专门推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十大模式和技术”,其中包括: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高度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形式,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展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成果,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发展中大省,要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当前,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理论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生态农业经济建设过程违反生态经济规律,生态农业经济建设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缺乏基本保障,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等。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河南省应不断完善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改善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推动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增加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培源 《商业时代》2012,(26):118-119
生态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功能多元的生态农业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其在功能拓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随NGOs的发育和成熟,它将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起到弥补政府、市场的双重失灵的作用.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分框架中界定三个主体的分工合作及优先次序.  相似文献   

5.
我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外有借鉴意义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的内涵,重点探讨了我国县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商》2016,(13)
本文简要的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叙述。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意义中讲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重要意义、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国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完善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这些简单的论述,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隆回县紧紧抓住"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湘西开发重点县"这两大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立县"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从建设绿色农业、生态林业、高效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打造特色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低碳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目标核心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正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特殊区位与生态属性,使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成为必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条件、发展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与现实基础、以丰富的科教与智力资源作支撑以及各个层面的制度创新,使实现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可能。未来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建设模式应注意突出特色和农业产业体系的生态友好性,在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诱发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通过强化政府的引导与媒体的宣传、强化金融支持与改革以及实施生态农业品牌化战略等,促进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杜玲 《现代商业》2014,(26):150-151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提出了“在政策上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协调作用”、“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区域生态农业发展”、“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推进绿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加快推进河南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长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必然产物,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选择。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达州发展生态农业有其必要性。发展生态农业,需要达州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及农户各方面力量的协同行动。  相似文献   

11.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潍坊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市,也是农副产品的主产区之一,在许多技术产品系列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这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潍坊民营经济在投融资、法律地位及政府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其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提出,要实现潍坊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端正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金融改革,提高企业家素质,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增强社会保障意识。  相似文献   

13.
贾丽娟  刘连环 《商业研究》2003,(16):153-155
美国农业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 ,系其政府制定和执行的农业政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在从国情出发的基础上研究和借鉴国外农业政策与经验 ,无疑对促进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方针,其中又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中之重,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明确提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本文主要结合日本经验探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因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给我国的政治发展、对外贸易形势、就业形势等多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国应该借助“低碳经济”这种外在强力,加强市场机制建设,理顺经济内部结构,破解改革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提高效能。摆正国企、民企位置,大力开展金融工具创新,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步发展。从而全面系统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泽泉 《中国市场》2008,(28):92-93
目前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采取新举措,搞活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流通体制作为整个农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既要适应本地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政府的宏观目标和微观主体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孙璐 《商业研究》2008,(2):170-17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农村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也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产品流通的畅通,尽管我国在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总体看,农村市场法规体系还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发展对农村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农产品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涉及农村流通的重要法规尚未出台,一些重要商业活动领域仍存在法律规范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盛产大米和棕榈油,是世界第3大大米生产国和第2大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对世界植物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业历来在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全面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农产品供应与需求形势不断好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地产权的实质是其二元属性;即涉及到农业用途时,农民享有所有权;而涉及到非农用途时,国家享有所有权,地方政府代替国家行使这种权利。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寻租动机;二是我国在既定的发展战略及由此内生的政绩考评体系导致地方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和竞相发展本地经济。这两点使得地方政府在征地中有强烈的过分掠夺动机,而二元农地产权则使得过分掠夺成为现实。要解决此问题,关键是改变我国赶超型发展战略,稳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20.
Employing a dynamic nine-sector, seven-income classes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for the Indian economy (1985–90).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dium-run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ts focus is on the effects of trade reform on farmers' incentives, because it is often presumed that the lack of adequate incentives constitutes the major constraint on privat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the use of modem inpu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given empirically plausible price response elasticities, the improvement in farmers' incentives consequent upon trade liberalization is unlikely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real incomes in a broad-based and sustained manner. It is with reference to these results that major technological, social and struc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to privat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re discussed and an important role is identified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foster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