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选取2015年-2020年我国A股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企业,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对二者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制约企业的创新水平;政府补贴能够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引入了政府补贴变量,从宏观层面来论述在企业具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对创新过程中融资约束问题带来影响,从而提出具体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寻租活动均有助于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这是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可以弥补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将进一步造成资源冗余,引发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3.
磨一剑 《商展经济》2024,(2):177-180
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周期较长的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医药的研发创新与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本文选取2017—2021年沪深两市医药生物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对医药生物企业创新绩效呈现出U型影响:在低水平的政府补贴下,政府补助的挤出效应较大,不利于企业创新;当政府补贴规模超过某一临界点时,由于积极的信息传递,减轻了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激励其进行创新研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为国家调整补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10~2014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对企业政府补贴获取以及研发活动中补贴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政府补贴,并且社会资本投资更多的企业会将政府补贴更多地投入到研发活动中.这种作用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及所处的金融市场化水平有关,融资约束严重、 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时,社会资本投资较多的民营企业会将其获得补贴更多投入研发活动.本文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并不一定会造成资源错配,社会资本投资可能是民营企业研发活动面临融资约束时,为获取政府支持而选择的非正式手段.  相似文献   

5.
罗雪婷 《北方经贸》2020,(1):136-137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补贴,而研发补贴能否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其具体影响机制是如何作用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又发挥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经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会提高企业绩效水平,但研发和分配效率及研发补助方式还有待改善,直接研发补助会负向调节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此,研发补贴应兼顾效率与公平,应用多种方式,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医药行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数额增多,补贴方式能否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有待研究。文章以国泰安数据库2012—2021年期间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241家医药制造企业作为样本,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制造业政府补贴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促进作用有差异,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我国政府制定医药制造业补贴政策和企业如何使用政府补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球供应链数据和企业层面的补贴数据,本文探讨了美国产业补贴对美国客户企业与中国供应商企业供应链关系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美国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越多,越会促进其与中国供应商建立供应链关系,同时抑制其与中国供应商终止供应链关系;类似效应也存在于美国客户企业与除中国之外的其他经济体供应商之间;在作用机制上,美国产业补贴主要通过缓解美国企业融资约束、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以及加强研发创新等渠道发挥以上作用。此外,未发现美国产业补贴促进受补贴企业与美国本土供应商加强供应链关系。  相似文献   

8.
武超群 《商场现代化》2014,(25):117-117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研发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下,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具体分析其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9.
顾群 《财经论丛》2016,(5):28-34
本文理论分析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提出金融发展与产权性质对供应链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调节效应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现象,具有强烈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显著降低企业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相对于低金融发展地区,高金融发展地区的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缓解公司所面临的债务融资约束。本文具体考察了不同制度环境下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能显著降低企业的银行债务融资约束,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借款。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用还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国有企业而言,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企业新增银行借款的影响更显著;在市场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法治环境越好的地区,信息披露质量对新增银行借款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运用系统GMM估计法,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政府补贴与企业的自主创新为“倒U型”关系,不同融资约束水平下,政府补助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根据结论提出建议: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财政补贴制度;政府要科学评估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补贴的额度与方式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挂钩;企业应该更加重视自主创新活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争议,在美国重点打击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补贴这一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再次引起热议。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的背景下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实施的补贴政策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约束了中国政府补贴的规模和空间,从而抑制了补贴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此外,基于企业和产业异质性视角,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主要抑制了补贴对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和新材料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和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提升中国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还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增加研发创新和提升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政府补贴的经济效果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投入产出的视角,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的投入产出系数,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2005—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以及200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数据为样本,以我国2010年出台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为切入点,综合运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泊松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从企业并购微观层面考察兼并重组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从数量上来看,兼并重组政策颁布后激励了企业并购,提高了企业并购的概率和并购数量;从质量上来看,虽然企业并购后短期绩效提高,但从长期绩效来看,企业并购后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长期财务绩效下降,中央企业长期财务绩效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兼并重组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弱化了兼并重组政策和并购绩效的负相关关系,提高了并购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但通过政府补贴手段强化了兼并重组政策和并购绩效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降低了并购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研究结论意味着兼并重组政策的颁布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实施效果不同,中央企业在兼并重组政策颁布后企业并购的概率和数量增多,并购绩效提高;而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在兼并重组政策颁布后虽然并购的概率和数量增多,但是从质量来看长期财务绩效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干预和融资约束的企业研发决策模型,从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遭受融资约束程度越深,政府干预程度就越低,企业研发投入也越少。在此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干预则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融资约束在政府干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弱化的调节作用。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地区或在民营企业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较大。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年幼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和成熟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更深。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的融资困境、弱化金融扭曲、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恰逢政府补贴收官,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文章以宇通客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历年补贴数据变化,分析政府补贴对宇通客车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短期内对企业绩效产生了积极作用,间接促进企业的研发行为、企业的能耗减排,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宇通客车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谭涛 《商业会计》2021,(7):57-62
创新是促进企业转型、技术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在现实情况下我国企业长期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其创新活动受到抑制,而并购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并购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主并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对并购的创新促进作用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对主并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具有持续性;融资约束虽然抑制企业的创新效应,但对并购行为的创新激励效应具有差异性影响,即高融资约束的企业,并购行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有效。这些研究发现丰富了并购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企业间并购、技术创新活动等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模型以及Heckman两步法,检验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政府科技补贴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四万亿"显著抑制了科技补贴绩效,这种抑制作用对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均显著,且会持续到2012年.进一步研究表明,"四万亿"对政府科技补贴绩效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分组、高新技术企业分组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地区分组中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有关政府科技补贴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澄清政府科技补贴与创新政策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周靖宇 《江苏商论》2020,(2):107-111
文章以我国2015-2018年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而言,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是正向影响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是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