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
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基础,逐渐发展了一个以交易费用、交易收益、交易利润或交易效率为核心变量,以制度变迁主体追求潜在利润最大化为动力,通过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过程的动态分析从而研究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当假设制度变迁主体都同质时,可以从这个制度变迁框架中抽象出主体理性、利益结构、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制度约束等关于分析制度变迁的关键变量,以这些变量为基础可以构建一个以同质个体决策为基础的制度变迁模型。这个模型将为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分析、演化变迁分析和博弈演化分析的统一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较早将国家整合到制度变迁中去的经济学家。通过对蕴藏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挖掘,发现马克思不仅有自己的制度变迁模型,而且还将这一模型应用到对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形成马克思的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型。马克思模型重视非正式制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地位,强调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模型对于建国以来农地制度变迁无疑是最具有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多重分割的社保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演化博弈论为分析制度对个体就业行为提供了方法,通过博弈分析可以明晰社保制度和劳动力就业选择行为之间的互动路径,从而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民工潮"、"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及公务员"热"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梳理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发展史,从政府认知视角进行分析,并建立起挂钟模型。研究认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农地制度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村改革以来,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社会的建立,倒逼政府进行制度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土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政府的经济理论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博弈细分为宏观层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和微观层次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博弈。两个层次的博弈通过地方政府的中间桥梁作用连接起来。然后 ,又引入进化博弈分析方法 ,认为制度变迁的演化过程就是通过微观层次的“突变”和宏观层次的“选择” ,以进化安定均衡的产生和打破来体现这一互动的制度演化过程。此后 ,用此模型思想对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以及 1993年以后“攻坚阶段”的改革问题等给予了一个初步的演进性解释。  相似文献   

10.
会计准则变迁是一种动态演化博弈,强调的是一种动态均衡。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实际就是利益各方实现动态均衡的过程。潜规则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制度转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潜规则对会计准则演化博弈的影响,认为初始条件和当前状态对会计准则的产生和演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永佃制的起源进行研究,探讨现阶段我国衣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永佃制是从民间习俗逐步演化而来,演化过程是地主和佃户为了响应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潜在利润而进行的动态博弈。得到的启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国家所有,农民永佃。为此应该限制政府权力,提高农民组织能力和可行能力;正确认识永佃制与土地兼并的关系;重视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安排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与环境税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环境成本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而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决定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在完善的环境税制下,征收环境税可以促使污染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因而环境税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还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目前的税制在保护环境上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有必要开征专门的环境税。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环境税制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要求,集体土地的隐性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 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理论界褒贬不一,但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者居多. 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典型理论和实践中的试点模式,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分析两项政策的共性及差异,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两项政策本质上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但在产生背景、运作流程和实施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解决规划分区制度的刚性,我国和美国分别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但由于两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选择了一种以市场和层级相结合的混合型治理结构,而我国则选择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结构。虽然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规划分区制度的弹性,但现阶段,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和耕地保护效果方面均优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扩展中的土地价格变化:动态模型的考察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有关理论,构建城市土地租金与价格随城市扩展而变化的动态模型,分析了静态模型下与动态模型下的城市土地租金与价格的不同构成,以及城市扩展进程中土地租金与价格的变动趋势,并应用理论模型对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部分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比较丰富,但系统研究和动态研究略显欠缺,将制度供求理论引入研究的文献很少。结合中国农户融资制度的变迁及制度变迁理论来看,中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城市利益导向的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并存的政府管制与操纵,这是导致农户正式融资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的、非均衡的政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制度的设计必然与农户的实际需求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