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祁腾姣 《商》2016,(5):116
科学技术的教育与对人文精神的教育取得良好的共同发展是促进个人全面进步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实现,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实现教育观念创新,人民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高速高效的各项重要目标。本文就在此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粱红军 《消费导刊》2012,(2):161-162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和较小的规模,创新文化的匮乏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赢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普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着力营造百花齐放i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誊广泛宣传和营造合作共赢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切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运用的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又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了起来,是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的统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渗互促的关系,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传统科技观导致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分裂的趋势,本文从分析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理论旨趣入手,指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角度,强调了自然辩证法对于提高研究生理论素养的重要意义,以及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备受人们关注,然而科学知识匮乏和科技创新意识淡漠困扰着相当多的大学生。应从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前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足,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产教整合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从圆通制工作标准训练教学方法出发,提出通过行业经验和岗位工作经验标准训练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通过设置圆通制模块化课程体系、成立圆通制科学工作能力教研室、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等措施全面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在阐述科学精神意义的前提下,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现实对策,对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知识的创造者,肩负着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人文精神之责任。大学文化建设应注重对青年学生宏观层面的引导与教育,建设有独特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及独特的办学理念、风格的大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历史感、民族感,使学生成为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在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思想相互融合的技术与服务平台上,实现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与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重要的人才储备力量,对其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进行培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品质,推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指出目前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培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辽宁实际提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新氛围、重视家庭教育等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正当人们深情备至地慨叹人类科技文明时代的到来时,全球化冲突、恐怖主义、环境事务纷至沓来。历史的艰难使人们再次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已陷入一种因人类的自我异化而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的沉重精神危机中。因此,21世纪大学的核心使命就是要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效整合,重建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文章通过对国际知名大学人文精神的初步探索和研究,来审视我国高校的人文建设,并希望以此能对我国高校未来人文建设的行动方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于人的认识活动的永恒主题,其交融及创造力的释放,是人类社会文明升华的主旋律。同时,其冲突和对抗,也会妨碍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整体性提升。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一种崭新的发展观,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又重点展示了“科学性”的根本特征,这两方面的相互促进,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融合方法,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既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达到全面培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阳 《北方经贸》2011,(5):85-86
我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教育界日益重视,并已成为教学发展的趋势。通过我国内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一些国外或香港地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比较,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来推动高校大学生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郑红卫 《北方经贸》2001,(2):197-198
对高等学校来说,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形成完善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创新人格,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安全文化的力量日益彰显,安全文化的运行、发展与繁荣都需要科学指导,安全文化建设要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就必须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特色之路,把理性、人性、知性作为安全文化建设追求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霍发仁 《商场现代化》2009,(24):129-130
本文通过工业设计专业艺术与理工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提出工业设计专业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但在大部分院校缺少实践平台的情形下,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尤为重要。对安徽的高职院校来说,依托于徽文化的土壤,将徽商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让徽商锲而不舍、诚实守信、义利并举、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等精神内涵得以弘扬和传承,不失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贾鹏宇 《中国市场》2012,(40):136-137
依据医学人才培养与未来职业目标客观要求,开展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形成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