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允生 《浙江经济》2010,(14):50-51
浙江必须认识到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的主体产业,要保持国内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生物产业是成长性极强的新兴产业,生物产业的加速发展将迅速壮大高技术产业,成为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生物产业将给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3.
眼视光:温州眼镜行业的“借势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剑光  王钢 《浙江经济》2010,(10):48-49
以新兴产业链条激活传统产业升级,符合温州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战略产业培育相结合的转型战略,也是对浙江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产业”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4.
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要遵循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浙江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培育和发展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全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风险投资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台湾是世界上风险投资和高科技发展结合最成功地区之一,这对于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浙江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了中国台湾风险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作用,结合浙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投资发展的情况,提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布局产业政策需要理清新兴产业形成的技术经济规律,为其提供包括融资、体制等一揽子配套政策 在"十二五"到来之际,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性进一步体现。作为全国唯一的转型升级试点省,浙江率先提出即将重点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相关产业配套政策的保障,只有在政策上做好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7.
浙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远未到达难以为继地步,原有建设用地不可能大量调整出来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紧缺也就等于掐住了产业结构增量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大手笔,政府大作为,是江苏这几年保持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所在。浙江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新的载体和突破口使转型升级的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学习借鉴江苏的做法,从整体上谋划浙江的空间布局、产业平台、中心城市培育和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类统计目录》,2012年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827.59亿元,同比增长6.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3.7%.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产业结构相对集中.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产业.2012年,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分别居九大产业第一、第二位,两个产业产值合计占了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7.3%;处于第三位的是生物产业,其产值约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0%.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10,(7):62-62
目前,浙江省已经确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  相似文献   

11.
朱蓉 《改革与战略》2014,(1):110-114
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的界限,弥补了融合双方的缺陷与不足,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和外溢性的特点。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还提升了融合双方的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文章以产业融合为视角,结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密切相关的产业类别,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升级演化路径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剖析了浙江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浙江文化产业升级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崔凤军 《浙江经济》2010,(23):14-15
浙江确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相契合,又符合浙江经济发展实际和转型升级需要,将是浙江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3.
吴可人 《浙江经济》2010,(19):32-33
新材料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高技术产业的基石,它的发展可以广泛带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信息通讯等诸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革新。于浙江而言,发展新材料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核心环节,又是有效撬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创划时代“浙江制造”的基础和先导,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资源优势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依托,也是浙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当前主要任务是:港航建设作为龙头,临港产业为重点,新兴产业拓空间,海洋渔业稳社会,海洋旅游聚人气,基础设施强支撑,海洋科技增动力,海洋管理为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性因素对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外部影响,本文分析了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基本判断.天津应当顺势而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高效推进对外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6.
着重选择在台州有产业发展基础、有产品市场需求、有产业发展意愿的产业加以重点突破,促使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得到更大的释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科学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目前具备的产业基础出发,实现关键技术的运用,满足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产品的品牌化,实现龙头企业和专业化企业的良性互动的要求。台州在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  相似文献   

17.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聚,是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分布优化的必然选择,这对于济南的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试图以产业集聚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促进济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济南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11,(5):34-34
“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省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内涵为: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海洋渔业四大部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批,恰逢“十二五”开局。这对于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产生纲举目张的推动作用。在发挥海洋经济“引擎”作用的同时,避免产生新的失衡,也将考验各级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浙江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预计到2015年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30%以上,形成若千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力争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等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前5位),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20.
焦秉智 《北方经济》2012,(15):20-23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内蒙古自治区从内蒙古科技水平、产业基础、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出发,优先选择了发展产业基础比较好、创新能力比较强、市场需求比较大的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业等八大产业作为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将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力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作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