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各国带来通胀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难以用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抵御。通胀要防更要扛,即在货币适度紧缩的同时采取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来尽力减轻通胀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彭文生 《财经》2011,(15):63-65
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过程中,货币环境紧缩,有利于控制总需求和通胀压力。近期经济增长速度已现放缓,但CPI通胀率还处在高位。市场对通胀何时见顶分歧很大,同时也有担心政策紧缩超调,增长下降过大。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和市场未来走势,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宏观流动性。 从一些常用的数量指标看,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央行政策很难达到有效控制全面通胀的预期效果,无法有效从根源上遏制通胀的蔓延。因而,对于央行而言,更多的则是从货币数量上进行调控,即采取数量化手段进行紧缩货币供给,即从紧的货币政策趋势已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过度投资是通胀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投资引起的对冲性融资到投机性融资到庞氏融资的正反馈,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表现更为突出2010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持续走高,今年7月份达6.5%,创3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通胀成因上,大量学者及专家一般认为货币超发、结构性通胀压力以及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工资上涨等因素是此轮通胀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货币超发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将货币供  相似文献   

5.
摘要:美国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金融条件过于宽松、货币供给超常大幅增长三个层次共同驱动的结果。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目前关于政策的效果仍难判断和预期。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同时考虑紧缩政策的力度及滞后效应,评估紧缩政策已经发生的存量累积效果,并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边际增量效果。研究发现,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渗透在以上三个层次之中,成为通胀上升的重要政策因素;联储紧缩政策的逆操作对于降低通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联储政策紧缩而升息的实际程度可能比联储预期更高,政策滞后期更短。这说明联储的政策效果已充分显现,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并且过度紧缩可能由于抑制总需求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金融条件过于宽松、货币供给超常大幅增长三个层次共同驱动的结果。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目前关于政策的效果仍难判断和预期。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同时考虑紧缩政策的力度及滞后效应,评估紧缩政策已经发生的存量累积效果,并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边际增量效果。研究发现,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渗透在以上三个层次之中,成为通胀上升的重要政策因素;联储紧缩政策的逆操作对于降低通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联储政策紧缩而升息的实际程度可能比联储预期更高,政策滞后期更短。这说明联储的政策效果已充分显现,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并且过度紧缩可能由于抑制总需求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相似文献   

7.
彭文生 《银行家》2011,(10):43-46
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过程中,货币环境紧缩有利于控制总需求和通胀压力。近期经济增长速度已现放缓,但CPI通胀率还处在高位。市场对通胀何时见顶的看法分歧很大,同时也有担心政策紧缩超调,增长下降过大。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和市场未来走势,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宏观流动性。从一些常用的数量指标看,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增长速度已从2009年的高位大幅下降,回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较低水平。但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对传统货币指标是否失  相似文献   

8.
曹军 《中国外汇》2007,(11):23-23
众所周知,对于央行货币政策而言,稳定金融市场与抑制通货膨胀就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能同时兼顾。稳定货币市场需要央行降低利率,加大市场资金供给,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此举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并带来通胀风险;抑制通货膨胀则需要央行调升利率,紧缩市场货币资金供给,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信贷资金枯竭,市场流动性过低,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尽管紧缩的货币政策取得部分成果,但是造成通胀的货币因素并未明显削弱,如外汇占款增长迅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触及存量货币供应量、新增贷款并未明显减少等,与2008年不同,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急剧恶化情况,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中长期看,要彻底治理通胀问题,必须汇率、利率、税率齐动,积极进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吴秀波 《新金融》2011,(8):15-19
尽管紧缩的货币政策取得部分成果,但是造成通胀的货币因素并未明显削弱,如外汇占款增长迅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触及存量货币供应量、新增贷款并未明显减少等,与2008年不同,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急剧恶化情况,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中长期看,要彻底治理通胀问题,必须汇率、利率、税率齐动,积极进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人物     
《证券导刊》2011,(15):8-8
许小年:通胀唯一原因即货币超发 4月21日晚间消息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今日晚间在绿色公司年会上称,通胀膨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货币超发,对策只有紧缩银根,但目前央行政策犹犹豫豫走走停停,造成了通胀预期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12.
近期,货币供应量(M2)及信贷数据波动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一种观点认为当前货币政策需要保持进一步宽松,避免可能出现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M2余额过高,有潜在通胀分析,货币政策应进一步紧缩。本文将对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     
中国证券报: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空间收窄 温家宝总理近期在英国访问时对我国经济的表述传递出诸多信息,包括货币和信贷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我国能够遏制通胀;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4%以下有困难,  相似文献   

14.
面对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各国意识到货币泛滥的后果,纷纷采取加息行动,通过紧缩银根来吸收过剩的流动性,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热钱向我国的流入,为我国汇率改革赢得了空间,也有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政策     
《证券导刊》2008,(34):6-6
交行研究部: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交通银行研究部1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CPI连续四个月显著回落,物价逐步企稳,宏观调控效果显著,货币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此外,CPI显著回落,但PPI仍然处于高位,通胀压力出现结构分化,近期稳定物价基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欧实施高强度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引发高通胀现象,这一现实与“现代货币理论”(MMT)预期的情形相背离。本文梳理了MMT的核心思想,重点厘清其漠视通胀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经验,并分析总结本轮美欧政策实践中通胀失控的原因与启示。本文认为,MMT理论的三个重要前提假设未能兑现:一是“充分就业”缺乏合理界定,引致政策刺激过度;二是货币主权未必“独立”,美国货币宽松对全球产生外溢效应;三是财政紧缩实操困难,难以起到管控通胀的作用。外生性的供给冲击也是高通胀的成因之一。政策不仅需要更加重视财政和货币刺激带来的通胀风险,也要辩证地看待财政和货币的配合作用。相比美欧,我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方面具备独有优势,可以更加积极有为。  相似文献   

17.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后,美欧实施高强度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引发高通胀现象,这一现实与“现代货币理论”(MMT)预期的情形相背离。本文梳理了MMT的核心思想,重点厘清其漠视通胀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经验,并分析总结本轮美欧政策实践中通胀失控的原因与启示。本文认为,MMT理论的三个重要前提假设未能兑现:一是“充分就业”缺乏合理界定,引致政策刺激过度;二是货币主权未必“独立”,美国货币宽松对全球产生外溢效应;三是财政紧缩实操困难,难以起到管控通胀的作用。外生性的供给冲击也是高通胀的成因之一。政策不仅需要更加重视财政和货币刺激带来的通胀风险,也要辩证地看待财政和货币的配合作用。相比美欧,我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方面具备独有优势,可以更加积极有为。  相似文献   

18.
方斯琦 《金融博览》2021,(19):33-35
随着疫情在曲折中缓解与经济的逐渐恢复,全球通胀快速抬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1年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的讲话中举了与此相关的两个历史案例.20世纪50年代,通胀短暂上升,而央行错误地采取了紧缩政策.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当其发挥作用时,通胀压力已然消退,过紧的货币环境危害了实际经济.20世纪70年代,能源与食品价格大幅上升,导致总通胀急剧上升,当能源与食品价格下降后,总通胀随之缓和,但核心通胀却持续上行,央行又因没有及时出手而导致了大通胀.显然,通胀是否会持续下去已经成为牵动全球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关键问题,然而,在理论上,这一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19.
当前货币形势和应采取的对策赵海宽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已显著回落,货币形势较好,但仍存在着激化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还应继续执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一、仍需继续坚持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虽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仍需坚持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在货币信用经济下,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没有逃脱“通胀—紧缩—再通胀—再紧缩”的怪圈,只是不同的国家,其通胀—紧缩—再通胀—再紧缩的时间有长有短,程度有深有浅。我国也不例外,在饱偿通货膨胀之苦之后,现又饱偿着通货紧缩的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