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农场要走出双层经营核算的误区富启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农场进行了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主要标志的经营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双层经营体制,既较好地发挥了大农业、大机械的优越性,突出了"统"的优势;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农场进行了以办职工家庭农场为主要标志的经营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双层经营体制既较好地发挥了大农业、大机械的优越性,突出了“统”的优势;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体现了“分”的好处,...  相似文献   

3.
国营农场为了克服旧经营体制中“一死二穷”的弊端,必须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在实际中如何才能正确地具体实现?看法却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点理论的探索。 一 国营农场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两个层次究竟应当是什么?有人说可以是农场和生产队。有人说只能是农场和职工家庭,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原因就在于都没能准确地反映出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已三年有余,改革是积极稳妥、富有成效的,家庭农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应当在以下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加速家庭农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营农场内部兴办的职工家庭农场,是一个新事物。对职工家庭农场的形式是否需要规范化?对此,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一、种植业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是探讨家庭农场模式的前提。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营体制和家庭农场的模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营农场改革了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由联产承包发展到家庭农场,建立了以农场统一经营与家庭农场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突破了原来农场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这种统分结合的体制,既保持了农场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又  相似文献   

6.
建立垦区土地使用权固定与流转制度探讨董林生农垦企业自改革以来,兴办家庭农场,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农场对职工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经历了由承包经营到租赁经营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调动职工家庭农场的种田积极性,增强大农场的经济实力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7.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李福运农垦企业改革如何深化?职工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形式如何深入完善?这是关系到农垦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根据砀山果园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四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把生产队建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延长职工家庭农...  相似文献   

8.
国有农场农业生产队试行股份合作制刍议朱舜善,宋修强一、农业生产队现行承包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国有农场农业生产队改革的几年来,从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到实行以“一大带多小”的经营承包体制的变革,使农业上的承包机制日趋完善,更加合理,调动了双层经营的积极性,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垦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商品生产,振兴农垦经济,促进农场和职工迅速致富的新路子。三年多来,职工家庭农场经历了试办,全面兴办和完善提高三个阶段,1984年,全国农垦系统有家庭农场26.8可个,现已发展到87万多个,家庭农场已成了多种承包制中的主要形式,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垦区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大变化,垦区的改革已经涉及到了所有制形式和结构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大农场套小农场是国营农场将土地、机械等生产资料,采取多种形式,承包给职工自主经营,实行合同联结、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推行这种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其目的和意义正如中央所指出的,在于“破除企业内部的‘大锅饭’,把职工家庭经营积极性同农场统一组织产前、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12.
自 1985年黑龙江垦区兴办家庭农场、全面推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后,有效地解决了职工吃农场“大锅饭”的弊端,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四自”的经济实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市场,粮食销售形势日益严峻,“卖粮难”困扰着农场;加上近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又造成了土地“承包难”和家庭农场利费“收缴难”。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部分农场试行了生产队土地整体承包的对策。笔者认为,这是完善垦区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有益尝试,应积极探索,使之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3.
国营农场是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经过多年的经济改革,已逐步形成了在场部统一经营下的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以职工家庭农场的形式进行承包;工、交、建、服各业,分别承包给经营者,形成了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对于搞活企业,推动农垦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营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所不同。当前,由于许多人对这一问题缺乏较深刻的认识,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4.
<正> 黑龙江垦区从1985年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反反复复,到目前已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中央提出的要求。笔者在此对十年改革的成果和进一步深化改革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是黑龙江垦区推进农垦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应有之意。本文从黑龙江垦区增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紧迫意识、把握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原则、做好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点任务三个方面对当前如何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从赵紫阳同志1983年秋提出国营农牧场要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以来,国营农垦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以职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小农场,已遍及全国农垦各个企业。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日臻完善。这对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向社会化、专业化的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这场革命的不断  相似文献   

17.
<正> 1985年绥滨农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农机具转让给职工个人经营和大包干的分配形式,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农场对家庭农场实行“固定上交,自主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办法。当年全场兴办了2599个职工家庭农场,其中有机户家庭农场310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2%,承包耕地为1.7万公顷,占总承包而积的61%,户均50公顷以上。这表明,绥滨农场在兴办家庭农场的  相似文献   

18.
自中央提出在国营农场内兴办职工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以后,五年多来,全国农垦系统全面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而且发展健康,成效显著,普遍增产、增收、增盈、增贡献。但是,当前仍存在着“平分土地、土地规模效益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等问题。 为了完善、巩固、提高职工家庭农场,发展商品经济,应该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健全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吴汉臣,邹积慧国有农场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农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大农场在统一管理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无所作为,存在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家庭农场上交税利费管理的经验朱建军,郭锦道从1984年起,国营农场普遍兴办了以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家庭农场,形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对家庭农场实行“分产核算,定额上交,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大包干经济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调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