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中国西南比较优势的发挥、竞争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西南对外贸易协调发展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是国内国外经济竞争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西南六省区市七方通过经济协调会取得的积极成果为我国西南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通过实行大量鼓励出口的对外贸易政策,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贸易格局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和技术等因素在产品中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长期指导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和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经济贸易的发展变化,并开始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对外贸易模式的不足,抓住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及时转变贸易模式,建立起适合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中看中国对外贸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烨 《中国经贸》2009,(12):9-10
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问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义乌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引发了义乌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之成为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经济强市,创造了独特的"义乌模式"。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义乌模式"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新的"义乌模式"是一个包含市场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区域分工协作等诸多元素的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推进我国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万慧 《中国经贸》2014,(3):45-45
短时期内,我国在产品与服务在技术上无法超越发达国家,但是通过国内产业的逐步升级,摒弃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观念,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强创新,长远来看还是有可能的。恪守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国民创造就业,因而需要降低国内劳动力价格的观念将会逐步淡化,进出口给我国带来的“效益”将会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总体的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是“政府统筹、市场调节”模式。政府统筹的范畴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五个方面,除此之外,都应交给市场去协调,市场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的主要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印度积极探索并逐渐形成了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即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适度开放、依靠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驱动,以及把握集约型均衡发展等。为我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反倾销手段在实践中的应用十分有限,因而反倾销法的作用并不大,原因在于那时各国的关税壁垒高得足以为国内市场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防止大规模倾销的发生,但在肯尼迪回合和东京回合之后,各国承担了关税削减义务,关税水平大幅下降,乌拉圭回合之后,发达国家平均关税水平降至3.7%,发展中国家降至14.4%,另一方面,各国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在此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强化了非关税壁垒措施,特别是反倾销措施,最近20多年来,各国开始频繁物价表筢倾销措施,对倾销产品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最终反倾销税,以达到保护本国生产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朱琳  聂庆贺 《中国经贸》2013,(10):15-15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将继续增加。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稳定扩内需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拉动外需成为关键,特别是在美元进一步贬值,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大环境下,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将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井辉 《乡镇经济》2009,25(4):102-104,113
协调的本质是对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活动进行有效安排的过程,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过程。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调整与政策制度的设计安排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这是促进区域经济系统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活动有效安排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区域经济系统能否协调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使之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要素拉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愈益显现出其历史局限性。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是难以为继、无法持续的。外贸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科学的、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珠三角都市群是我国东南沿海都市群中经济实力最强、经济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大都市群。都市群的协调发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一群多圈的协调发展模式;二是一圈多层的协调发展模式。大珠三角都市群宜采取一圈多层的协调发展模式。要实现一圈多层的协调发展模式,关键是要加强粤、港、澳和穗、港、澳三地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SITC(Ⅱ)四位数数据考察了中国1987年至2012年间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表明:2012年与1987年相比,中国总体对外贸易模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动态性是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主要特征。并且,其它(非农)初级产品对外贸易模式的动态性最强,大宗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模式的动态性次之,高价值农产品对外贸易模式动态性最弱。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不具有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特征,动态和演进的对外贸易模式理论更适合解释和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交通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交通如何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就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路径,以此让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步入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金灿 《特区经济》2015,(3):153-154
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更大范围地融入到国际经济之中,这完善了外贸中的研发、销售、市场、支持服务体系等,外资企业的规模和发展也不断地壮大。所以,外资企业对人才输入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商务英语的应用贯穿着外企业务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杨筠  巴春生 《改革与战略》2010,26(3):129-131,158
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推动中国西南-东南亚产业带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带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策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外向型产业带等。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总体环境1.2002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将有所改善。受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和日本经济衰退的影响,2001年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预计200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