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年车企之间的技术之争愈演愈烈,德系车凭借着发动机方面的突出优势,逐渐成为当今汽车市场的主流,而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日系车集团却迟迟没有动作。然而在2011年末的美国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中,马自达终于打破了这种沉默的局面,马自达全新的"创驰蓝天"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战略,而此技术很可能在2013年伴随着新一代马自达睿翼驾临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日趋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车企不断调整价格吸引消费者早已是司空见惯。然而,东风日产不仅喊出"新世代天籁"一年内绝不降价销售的"狂言",更以2013上半年终端实际交付396,571辆新车领衔在华日系品牌。东风日产的底气从何而来?傲人的销售业绩又是如何创造的?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杨嵩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汽车梦。4月32日~5月2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盛大开幕,再次点燃了国人对汽车疯狂追逐的激情。即便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低迷期,但本次车展中,国内外车企对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依旧信心勃勃。车企先锋们的竞争,无不显示着我们的汽车梦想永不落幕  相似文献   

4.
作为2012年最后一场汽车盛宴,广州车展"风向标"的作用十分明显。销量大幅下滑的日系车企要如何重整旗鼓?觊觎南方市场久矣的大众会怎样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陷入低迷状态的自主品牌出路何在?力争上位的美系、法系、韩系车企又会有哪些大动作……这一切都可能从这一届广州车展上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5.
天下     
NEWS·数据根据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双双下降,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国内外车企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信心。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不少车企公布了自己的年度销售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市场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现象——多代同堂,专业一点的叫法是"组合营销"。虽然北京现代不是最早搞组合营销的车企,但是从效果上看,北京现代无疑是玩得最出色的车企,它的"双子星模式"一直为业界称道、效仿。8月23日,北京现代朗动上市,而北京现代表示,其老款车型伊兰特与悦动并不会停产退市,三代车型同堂销售的营销模式由此开启。从"双子星"到"三剑客"模式,北京现代的组合营销再次升级。  相似文献   

7.
国际车企专为中国市场“改头换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桦 《中国市场》2009,(47):70-70
<正>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对于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市场早已成为最为诱人的"蛋糕"。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为所有在华开展业务的车企提供了丰富的机会。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约1000万辆,较2000年时的水平增  相似文献   

8.
顾小乐 《现代商业》2015,(4):108-109
德国汽车企业多年来在中国市场维持着较高销量和品牌认知度,但其近年来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态度上的负面新闻却频频出现,这与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双重标准有密切关联。本文从具体实例入手分析双重标准的各种表现,探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邹晓 《商场现代化》2008,(17):129-130
<正>目前,在国际市场,丰田汽车公司在产销总量上已赶超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球"老大"地位的通用汽车公司。2007年,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在乘用车市场上占据领军地位,日系和德系高速增长,美系表现稍差,法系等其他欧洲厂家和韩系表现较差。占据份额最大的外资汽车品牌已不是德国大众,而是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为代表的日系汽车。(见下图数据)。可见,日系汽车在乘用车市场份额呈现出一路上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温宇 《成功营销》2014,(1):80-81
正2013年广州车展,在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首发车型及概念车数量等"硬指标"上相比往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在所有的硬指标之上,从车展"缩影"或可以预知汽车行业新一年的营销趋势。广州车展的兴起源于华南。特别是因为珠江流域市场的高速增长,市场的魔力吸引了日系三大车企一齐落户广州,其他车企也纷纷加大了南向开拓的力度。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各车企对广州车展越来越重视,但是销售还是车展的一个主要功能。而今,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渐兴起,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地发展,汽车媒体与汽车品牌在参展过程中的宣传形式更加多  相似文献   

11.
奇瑞在2007年8月22日第100万辆汽车下线,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迎来的第一个100万辆。2007年,以奇瑞、华晨、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瞩目,不仅在国内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也初步建立了知名度。纵观2007年,包括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在内的中国车企,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呈爆发式,但同时问题也很突出,大量依靠拼价格、低成本扩张。如何在国际市场树立品牌,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叶蔚,希望通过他的介绍能让更多的车企了解差距,提升海外竞争力。中国车竞争力不足《进出口经理人》:目前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售后服务体系和销售渠道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差距?叶蔚:整体来讲,中国车企和欧美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简单来说,我认为是没有零部件储备库,单纯依赖当地经销商的网络,这容易出现服务不到位、售后体系不完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系三大豪车已开始内部调整,但短期内难以翻身。 2012年年底,6家讴歌经销商退网,这一日系高端汽车品牌陷入其进入中国市场6年来最艰难的阶段,而其他两个日系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境遇也颇为尴尬,不但没有完成去年的年度销售目标,其在中国市场上积累的多方矛盾也开始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8,(12):74-76
在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上,日系汽车一直都扮演一种尴尬的角色。由于国人对日系车的特殊情感,日系车一直都背负着重压,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了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中的日益壮大。如何看待日系车的这种矛盾角色,奇酷试图通过对日系车网络社区口碑的全面深度解读,来为您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新形势下,受西方经济制裁影响,俄罗斯汽车市场遭受重创,外资车企相继停产,部分车企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中国车企出口也受到冲击,俄罗斯政府多措并举积极救市。汽车零部件短缺,卢布汇率波动大,俄罗斯主要银行被从SWIFT系统除名等因素制约着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发展。当前的形势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车企应重视市场分析研判,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建立健全行业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与全球汽车资本市场景况一样,中国汽车资本市场去年也进入金融风暴中的寒冬,由牛市急转为熊市。眼下对车企来说是个坎——资产重组屡屡受阻,整体上市未能如愿,已上市的股价大跌,利润纷纷跳水。展望2009年,中国汽车资本市场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7.
面对出口缺口及其蕴含的商机,国内车企纷纷调整营销策略,加速海外布局。同时,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让车企倍感压力,不得不另寻他路,走出国门。近日,北京奔驰35辆长轴距奔驰E级轿车正式交付出口南美销售,这也是国产豪车出口的第一单。无独有偶。据《纽约时报》报道,本田汽车准备向加拿大市场出口中国广州工厂所产飞度车型,这也是中国产本田飞度首次进军北美市场。文章称,"中国制造"车辆的形象在全球有所改善,这也为其走向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进军国际市场,成为2011年国内车企的一个亮点。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车企扩产已成趋势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车市,继续困难重重;国内经济复苏下的中国车市,依然高歌猛进.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际各大汽车集团都把振兴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市场;而国内的"自主品牌"也不甘落后,欲在火爆的车市中大显身手.于是,国际各大汽车集团前赴后继地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国内诸多车企也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产能扩产之路.  相似文献   

19.
A级车家轿市场一直是所有车企的重点关注市场,业内也曾流传"得A级市场者得天下"的话,可见这一级市场对车企的重要性。这一级市场中,又以合资品牌车企拼抢最为火爆。作为这级市场的主力品牌,标致、大众、雪佛兰和别克,去年都拿出了自己在这一市场的新车型,在传统的农历年后,这四款产品中谁最值得购买,我们今天就来细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012中国龙,车企怎能不讨好。"为重返中国、重回主流,克莱斯勒在2012北京车展上推出两款专为中国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概念车"龙图腾"和"如意300"。在同质化车型滥觞的今天,克莱斯勒推出了"自潮流不趋同"的全新300C,吹起一股"自我?自信"的逆潮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