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振远 《商》2014,(32):104-104
当前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联系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品的直接进出口,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而这种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自然也不可能不受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然而现在的中国只能参与产业链中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因此中国正面临着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传统优势丧失而新优势尚未建立的阶段。本文主要就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动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如何适应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挑战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 ,新的经济因素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出现了中国已是“世界工厂”的提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从国际分工价值链角度提出的“世界工厂”二元说分析 ,我国只是处于价值链低附加值的一端。我国在引进外资中应注重海外研发机构在华设立和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中国制造"再次席卷世界杯盛宴,尤其是呜呜祖拉抢足风头成为了世界杯的最强音,但是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我国中小企业却处于被国际产业链所控制的尴尬处境。"中国制造"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本文从产业链条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向高附加值环节渗透,如何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而真正的融入世界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们与世界各国的商品交流也更加广泛。国内外厂家无一不在积极调整各自的经营战略和市场方向,以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胜出,得到较大的份额。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大家都面对一个问题,即如何将自已的商品更好地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好的商品如果要顺利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有口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成为世界经济"主流化"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入世10周年高层论坛上,胡锦涛总书记、拉米总干事长、素帕猜秘书长等海内外领袖人物,一致高度认同了中国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赢家之一,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的重要讲话,直接和间接地提到了中国经济未来开放与发展对世界经济繁荣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将今后"增  相似文献   

7.
强化政府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分工的扩大,世界经济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政府管理职能必须适应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多边协议关于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要求,以及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经济联系网络化体系的要求。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中国政府把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制造"曾一度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一特征随着经济发展的演进正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和消费形势处于低迷状态,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研究学家及国际性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制造",并衍生意识到中国同时存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而对中国消费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世界正在错误地解读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风险区。世界正在误读中国经济,错误地解读中国经济。为什么这么讲?最近半年多以来,国际的投资者,尤其是华尔街一直在讲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风险区,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总体背景下,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是我国未来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制造"的商品盛行世界,中国拥有大量贸易顺差,有人就要把英国佬戴了一个世纪、日本人也保持了几十年的"世界工厂"的桂冠奉送给中国。对中国来说,这只能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没有生产规模和技术设计能力,没有风行全球的品牌专利,没有遍布世界的销售网络,没有大进大出的跨国公司,直接导致了价格恶性竞争、反补贴调查、知识产权等诸多问题,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制造"踟躇潜行。  相似文献   

12.
任华 《国际贸易》2006,(7):34-37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寻求扩大经济合作,以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今,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国实施经济一体化措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可以使各有关国家享受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利益,而且可以通过创造稳定的区域市场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吸引跨国投资的能力,保持区域内各国经济和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过去2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0%以上、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成为商品出口的主体。在诸多跨国公司以及仁人智者眼中,中国的国际分工与角色定位渐趋明确,那就是充当“世界工厂”。那么什么是“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工厂”吗?这正是本文试图寻求解答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转型与驱动",可以说是非常切合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的经济态势。今年半年已过,可以形成如下三点共识:第一,世界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首先表现在世界经济最重要的主体美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一个词"微增长",在总统大选之年表明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十分险峻。欧洲联盟尤其是欧元区国家已经进入较为深度的经济衰退。这一点全球主流经济学家是有共识的。而日本持续11年的经济低迷,世界经济由此可见"严峻"一词形容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5.
斯夫 《中国海关》2003,(3):32-33
随着中国产品大量畅销国际市场,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最多的话题.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日本<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韩国<经济先驱报>认为:中国已经接替韩国成为工业制造方面的地区性大国.如此壮国威的国际舆论自然让国人豪情陡增,一时间世界"制造基地"的高帽被一家家言之凿凿的媒体捧在手中--跃跃欲戴.  相似文献   

16.
孙平 《中国海关》2012,(9):29+17-29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里,外需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国积极参与了制造业的全球分工,成功地为世界市场提供了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总量。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一直保持在20%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步入世界经济的势头不可阻挡,并且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给哈尔滨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方面带来了机遇。本正是从这个背景出发,对哈尔滨市外向型民营经济进行研究,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彭文峰 《商业时代》2005,(12):40-40
制定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动因 有利于融入经济一体化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必须适应这种资本、商品、服务等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充分利用会计这种国际的商业语言,采用与国际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步入世界经济的势头不可阻挡,并且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给哈尔滨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方面带来了机遇。本正是从这个背景出发,对哈尔滨市外向型民营经济进行研究,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俊荣 《中国市场》2008,(10):116-118
本文首先讨论了国际互联网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特征及其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效率,接着分析了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了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开辟了世界生产与交换的新格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贡献,最后做了总结。只有正视知识经济的挑战,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知识经济的发展,强调自主创新,才能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与科技差距,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