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晓康  贾红丽  赵苏  游伟 《物流科技》2007,30(2):131-133
在新军事革命的推动下,装备保障信息化是装备保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眼于装备保障的发展需求,对装备保障信息化的特征及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对装备保障管理、装备技术保障、装备保障指挥、装备物流保障四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发展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为加快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野  古平  曾巍 《物流技术》2005,(12):70-72
针对信息化战争对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从模式角度研究入手,对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概念、模式构想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并以研究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体系结构与运行方式两方面为基础,深化了对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训练业务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本文提出装备保障训练业务知识管理的构想,分析装备保障训练的知识转移本质,明确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阐述装备保障训练业务知识管理的内涵,提出装备保障训练业务知识管理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5,(23):136-138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对装备保障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素质引导维、素质基础维、素质前提维和素质支撑维四个维度,构建了装备保障人才素质结构模型;从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信息能力层、实践能力层四个层次,分析了装备保障人才能力构成模型。素质结构模型和能力构成模型,对于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分析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在阐明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郭峰  张素琴 《价值工程》2020,39(4):26-27
远海防卫作战将是我军未来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装备保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装备保障模式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美俄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对远海防卫装备保障模式及力量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特种作战对装备保障提出了信息保障实时可靠、保障力量多元一体、装备指挥准确灵敏、保障行动及时高效等要求,必须转变保障观念、变革保障体制、调整运行机制,以实现适时、适地、适量的装备精确保障,满足特种作战的装备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的高损毁、高消耗问题,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链的特征,研究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保障链的管理内容,并设计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保障链的业务流程,实现了装备保障链网络的集成.  相似文献   

9.
肖薇  杨学强 《物流科技》2007,30(6):112-113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装甲装备保障任务繁重,军事物流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从需求链的角度出发,构想了基于需求链的装甲装备保障体系,对该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忠鹏 《价值工程》2011,30(2):209-210
本文通过对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特点的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军装备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明确了装备保障方式转型的需求和目标,对于促进我军装备保障方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兵  陈晨 《价值工程》2012,31(35):18-20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不仅是对人和武器最佳组合的较量,更是对运输保障能力的考验。运输保障跟得上,部队才能有战斗力,才能打得赢。军事物流配送运输是保障军队平时训练、生活等军事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军队战时的大动脉。  相似文献   

12.
吴晓辉 《价值工程》2012,31(2):300-301
本文对剩余作战使用时间和备件获取时间进行分析,选定剩余作战使用时间为备件申请的约束条件。根据给定备件保障率,建立了备件申请时机和申请量模型,给出了计算公式。通过举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为战时备件申请问题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对称作战条件下,对军械装备战斗损伤进行预计是科学筹划维修保障资源和维修保障方案,准确估算维修任务量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非对称作战条件下的军事行动特点,建立了非对称情况下军械装备战斗损伤的兰彻斯特方程,并结合实例,对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非对称作战攻击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后勤装备动员是后勤保障力量动员的重要内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能否快速实现后勤装备的动员,关系到后勤持续的保障能力,关系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文中简要概括了后勤装备动员的特点,并对提高后勤装备动员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装备维修保障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冀  张世忠  周乐荣  周军 《价值工程》2010,29(34):202-203
为准确评估装备维修分队的维修保障能力,提出了装备维修分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装备维修保障的九个要素,构建了装备维修保障效果评估模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了装备维修保障效果评估模型,对部队开展装备维修保障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是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次新的信息浪潮。正确合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装备器材保障领域,将对我军的装备器材保障能力起到快速提升作用。装备器材保障物联网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在装备器材保障里的综合应用,作者通过分析理解装备保障物联网的概念,针对具体保障业务建立理论模型以及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具体业务应用,从而挖掘物联网在装备保障当中的巨大潜力以及研究重点,并分析利弊,为我军发展装备器材保障物联网起了一定的建言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保障机关建设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面向基层、保障基层、服务基层作为自身建设的方向,从整体上提高部队战斗力,达到"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熊丽娜 《价值工程》2014,(13):237-238
进入新时期以来,人才保卫战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构建的立国基础。谁能拥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拥有明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注重学思结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归属,解构主义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19.
魏爱鹏  康勇  查浩 《物流科技》2010,33(4):70-71
精确保障是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影响装备精确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对装备精确保障进行了辩证解析。指出了提高我军装备精确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臣宇  郭峰  张素琴 《价值工程》2010,29(32):89-90
为了保证航空兵作战和训练任务的完成,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合理的航材储备,即如何确定合理的订货点和订货数量是问题的关键。基于批量订购存储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