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有关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主导理念就是:由工业化推动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吸收剩余劳动力、解决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时至今日,这仍是我们制订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不幸的是,200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6年亚洲地区人类发展报告>打破了这一幻觉,该报告声称:东亚的成功故事背后,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年青人与女性正经历着""无就业增长",劳动人口的增加远远快于工作机会的增加.""无就业增长"因此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在此期间.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报告建议,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要从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一定能带来就业的高增长.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一般会带来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十一五”以来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还面临着城镇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三峰叠加”局面,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在分析经济结构对就业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内蒙古近年来高增长下低就业的结构性因素变动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她提出了选一步扩大我区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炳才 《发展》2015,(2):34-35
加快结构调整,创造和实现低增长、高就业的发展模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3年,中国名义GDP从159 878亿元增加到568 845亿元,名义经济增长了255.8%,而同期就业人口从74 264万人增加到76 977万人,增加2 713万人,就业只增长了3.6%,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完全不相适应。分年来看,2005-2013年,新增就业人口最高年份2005年为383万人,增长0.46%,最低年份2008年243万人,增长0.3%。而同期的年度经济增长最低的2013年为7.7%,最高的2007年达14.2%。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着正向关系。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经济却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现象。本文对吉林省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25日】新兴经济体的持续高速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情况。如果以GDP为参数,那么我所谓的“高速”是指超过7%,而“持续”则意味着25年以上。这并不是一种严格的界定,不过,同为持续高速增长经济体,不同个体还是会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以这种速度增长的国家在国民收入和财富增长方面会有巨大变化。如果GDP年均增幅达到7%,那么,国民收入每10年就能增长一倍。  相似文献   

7.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中华大地投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对于这一热浪,各方看法不一,“冷”、“热’’之争又起。本期专稿发表了著名经济学家宋承先教授的文章《关于我国高速增长与通货膨胀问题》。宋教授在文中指出,我国已具备高速增长的物质基础,适度爬行的通货膨胀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8.
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实际上,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导致相同的就业增长。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增加1%的就业岗位需要经济增长3%。到了90年代,就业岗位每增加1%,经济则需增长7.8%。“高增长低就业”会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甚至有可能扩大社会不公平的矛盾。辽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趋势已经显现,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且就业弹性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9.
“一季度产车12853辆,同比增长28.59%.再刷历史新高!”谈到企业效益逆势飚升,怀柔区福田汽车欧马可厂长蔡宝荣说,“是区里出台的系列措施让我们‘危’中见‘机’。”前三月利润1328万元.欧马可实现首季开门红。纷至沓来的订单,让生产线上一派忙碌.目前订单已排到年底!  相似文献   

10.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20):15-15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翼指出:“‘中国梦’,有很多种,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他的梦想第一个是教育的公平,第二个就是初次就业的起点公平。”经济增长放缓,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重重压力下,社会就业体系能否做到机会公平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12日,习近平书记在光明日报《情况反映》第309期上对诸暨市实行“零土地技改”和“无土地招商”作了重要批示。此后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人员赴有关市、县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1月15日,习书记对这个调研报告作了批示:“‘零土地技改’和‘无土地招商’是我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际举措,也是缓解土地要素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份调研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所提对策建议针对性很强,写得很好。”现本刊将调研报告刊截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济高增长为何带不来高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人们很自然的想法,也是世界各国规律性的现象。然而,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不“灵”了,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节攀升,目前已增至约2400万名,而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等待“消化”。“经济高增长带来高就业”的规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开始,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农民收入课题组”就先后深入到我省6个市的15个县(区)、60多个乡(镇)及村、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形成了《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是快速增加我省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课题报告。这份材料后来受到省上领导层的认可和重视。省委书记李建国在报告上批示:建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一次,争取形成一个指导性的文件。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12):12-13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5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大都集中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上。温总理强调,要让依靠无序和过剩投资的经济增长,转变成为高效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高增长和高投资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平衡增长?为什么中国经济,稍微一放就恐惧过热,稍微一控就陷入过冷?针对上述问题,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在GDP增长、物价和就业三大目标间进行协同,特别是对如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不能没有切实、  相似文献   

16.
王楚 《沪港经济》2009,(4):26-27
保增长、促就业,还是保就业、促增长?这或许是一个辩证的难题。 据悉,中国最高决策层目前还在权衡“保就业”与“保增长”两者之间谁前置谁后置的问题。以目前情况来看,以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的方式,可能更受到决策层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吴要武  赵泉 《开放导报》2006,60(6):57-62
近来关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相应增长的批评声音很高,本文从经验事实、劳动力需求和就业弹性等多个角度分析,说明一些人担心的“无就业增长”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而且逐渐淘干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走到供求平衡的转折点上,这给经济可持续增长及相关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14,(9):102-107
“借‘深水’养‘大鱼’.2013年,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较快,优秀公司队伍扩大,进入市值排名前20的门槛有了飞跃的增长,从2012年150亿增加到220亿,并有6家新入榜的公司.”9月9日,在《2013年中关村上市公司竞争力报告》发布会上,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科兴控股CEO尹卫东作主题报告时,连用多个数据,彰显了资本推动创新的力量,引来了各路代表们的啧啧赞叹.  相似文献   

19.
舒婷 《北方经济》2006,(12):81-82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但投资的迅猛增长,同时又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诱发经济风险。目前,内蒙古的投资率已经连续14年超过40%,2005年达到70%以上。投资增长速度近几年连续居于全国首位,这一跨跃式发展被称为内蒙古投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赵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7):155-158
“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都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谁是优先目标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作者认为,在不同特定的发展阶段,优先目标是不同的。就我国目前来讲,“增加就业”应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而“经济增长”应适度调整其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