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反倾倾销指控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郭春燕 《证券导刊》2012,(15):26-28
2012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调查。我们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出口产品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和原因,对重点遭受反倾销的行业及可能受此影响的上市公司提出预警,这对于企业在反倾销浪潮中保持主动,规避反倾销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杨昱 《黑龙江金融》2004,(10):37-38
中国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2003年,中国仅对美国贸易顺差就突破千亿,达到1263亿美元。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经贸关系的密切,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众矢之的。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面对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的现实,中国企业是否也应拿起反倾销这一自我保护的利器呢?反倾销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地遭到反倾销调查和起诉。据统计,截至2003年10月3日,全球发起的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共  相似文献   

5.
于洋  张伟 《云南金融》2011,(4Z):35-36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接近尾声,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状态,然而复苏的势头疲弱,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外贸存在大幅顺差,已成为了贸易保护的受害者。以反倾销为例,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对我国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需要引起我国的广泛关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我国应积极采取的对策,这些都为我国减少由此带来的贸易损失,促进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反倾销的规定进行了阐述;然后,依据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各国市场上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产品特点做一总结,并从中找出我国频频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最后,笔者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阐述了我国应对国际反倾销的措施选择。  相似文献   

7.
易智沅 《中国外资》2011,(24):7+9-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往来,特别是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是遭遇反倾销最多的,本文解释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及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并分析我国出口产品遭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最后提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说,反倾销是发生在特定法律框架下的会计纠纷,会计证据是国际应对反倾销过程中自我维权最有力的法律武器。运用会计证据进行反倾销应诉的前提是熟悉申诉国反倾销调查程序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目前,美国已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建立在对美国调查问卷相关会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应对美国反倾销会计证据维权策略,将有助于我国企业有针对地使用会计证据进行举证和抗辩,进而维护我国企业合法出口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趋同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不仅需要不折不扣地领会贯通,同时需要全球视角下从战略层面上实施创新。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三大模块的调查内容,采用电子邮件调查、实地发放纸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会计准则趋同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统计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中对会计准则趋同的认识与实施现状,并为探讨我国企业运用会计准则趋同效应有效地应对国外对华提起的反倾销指控,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我国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溪 《中国外资》2010,(4):29-29,31
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本文在分析我国面临的反倾销严峻形势、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超比较优势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比较优势产品是国际贸易领域中一种客观现象。超比较优势产品不仅有其客观性,而且有其相对性。超比较优势产品的产生的原因既有先天的自然禀赋,也有后天的科技创新和发明,还有由于垄断或使用传统工艺所形成的超比较优势。世界上贸易强国均有其超比较优势产品,而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也必须发挥超比较优势产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家出口退税行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通过建立国家层次出口退税行为的概念模型,指出政府退税行为主要受该国财政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承受能力、税收征管水平、出口商品的性质、国际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国际惯例的约束等六个因素的影响,政府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将确定本国的理想退税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研究了过去15年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年份里,中外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外股票市场收益率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发现出口路径会显著增强收益率的正相关性,对经济危机起到传导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路径会显著增强收益率的负相关性,对经济危机起到缓冲作用。建议政府在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时,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缓冲作用,同时不断引导出口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内需,减少经出口路径传导至我国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2005年出口增长率与出口退税综合退税比率、退税兑现比例之间经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出口退税的充分性和及时性对出口增长率都有明显的影响。虽然出口退税的充分性作为调节进出口贸易差额的政策工具十分有效,但退税率调整的当年或次年往往会引起出口增长率的大起大落,自营出口增长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扩大资源类产品进口的方法来减少进出口贸易顺差,对一般性商品出口仍应坚持“征多少、退多少”、按征税率退税的中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出口骗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如何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行为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从制度设计、税收管理、监控检查、机构设置等方面对出口骗税进行防范和打击.本文借鉴了国际经验,对我国防范与治理出口骗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回顾;然后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出口发展的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结论表明:我国的进出口在未来5-10年内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是10年以后我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然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后本文总结我国进出口快速上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隐患的基础上就我国外贸政策的微调、外贸商品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国情,对其中已符合市场化运作条件的短期出口业务,分析其商业化优势并思考解决策略及具体步骤。在保持中国信保现有的行业主导模式下,若能针对其中已经发展比较成熟而符合市场化运作条件的短期业务部分,放开一部分市场进入壁垒,允许有条件经营这部分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针对严重供需不平衡的中小企业拓展业务,将开发巨大的潜力市场,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信息,采用双差法①研究了其中936种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负转嫁情况,得出我国出口商品税负前转水平不高,且在各大类商品内部税负转嫁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同时,本文还从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商品价格影响的视角考量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并对优化我国出口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保理业务在我国国际、国内贸易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情况不同的是,我国的保理客户群体主要为大型企业,而在中小企业中却鲜有运用.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得出,保理业务对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有着更大的适用性.在现阶段,可以尝试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同商业银行合作的模式,来共同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国内保理业务.  相似文献   

20.
赵志华 《涉外税务》2007,(11):22-24
出口退税率是出口退税的主要政策工具,由于"出口退税率陷阱"的存在,破坏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整体性并导致了出口退税政策无法有效实现促进出口的预期目的。本文提出了"出口退税率陷阱"和"隐性退税"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政策效应分析,对如何消除"出口退税率陷阱"和"隐性退税"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