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必然之路。当今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 ,但东亚经济联合之路却相对缓慢。在短期内多边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 ,双边谈判就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及其影响 ,借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多边联合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日益加快。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货币金融合作日益紧迫,但由于存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差异,次区城各国的货币金融合作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次区域各国的金融合作应该遵循从"双边货币合作走向多边货币合作最后到次区城全面货币合作"这一推进过程的结论,并明确了次区域国家采取的积极合作态度与合理措施,将不断促进未来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次浪潮的主要特点是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大量涌现,尤以双边FTA数量居多。中国从2004年开始也陆续参与了多个双边FTA。对于中国而言,在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双边FTA,既是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拓展国际政治空间,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区域经济体之间联系紧密,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基础。虽然目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仍以双边区域贸易协定(RTA)为主要形式,但统一的多边RTA构想不断被提出;在美国正式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后,亚太主要国家加强了对多边RTA框架的利益博弈。中国在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时更应综合考虑多方利益,也要借助经济领域的密切合作稳定周边环境,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巩固我国在亚太区域经济组织中的核心国家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俄林业合作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两国不断升级的政治关系为林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从1991年底到现在 ,10年中不断升级 ,两国领导人的互访 ,加强了双边的政治经济联系 ,1999年2月朱总理访俄 ,与俄方签订了16项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其中包括在俄罗斯采伐森林和建木材加工厂项目。友好的政治关系为中俄林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大环境。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为两国林业合作提供了新的起点。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断升级 ,但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却滞后于政治关系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不好。俄罗斯自1992年推行向市…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美国亚洲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对东亚一体化方式的转型.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应对东亚一体化新方式的基本内涵、核心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提出美国应对东亚一体化的新方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多边主义”,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建立在双边轮毂体系基础上,凸显美国领导地位的有选择的混合性多边主义;二是以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为根本目标的跨地区多边主义;三是有很强的应对中国实力上升色彩的多边主义.本文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日韩三边合作、中国制定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该新方式对中国的影响.基本结论是,美国这项政策增加了东亚一体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并对中国造成冲击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球区域经贸合作与中国跨国企业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FTA的涵义及发展现状 由于多边贸易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多边贸易中的摩擦和问题,从而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变得困难重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中止,全球经济一体化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各成员国为了寻求各自的发展,纷纷采取另一种更便捷、更合理、更有效的合作方式--缔结区域性的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自此,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区域经贸安排已突破传统的地缘概念,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洲和跨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此外,世界上还成立了其他形式的合作机制,如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把更多的经济体纳入到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内,充分地扩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  相似文献   

9.
独联体“多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俄罗斯在独联体的主导地位日渐削弱。中国必须关注独联体的新形势,因为独联体在安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应该对独联体奉行多边与双边并举的完整积极的外交政策,以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发展史已经表明,经济的发展必然不断扩大和深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也必然产生基于双边合作的多边合作关系.早在60年代,太平洋地区的国际舆论界就出现了关于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倡议,经过近廿年的酝酿,特别是进入80年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便该地区各国共同对市场、资本和技术等问题表示极大关注,从而要求加强该地区多边经济合作,使建立某种政府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