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对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同时选择技术许可费并决定是否进入市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我们证明如果在位平台企业收取的许可费小于某一临界水平,则潜在进入企业的的最优反应是不进入;如果收取的许可费大于某临界水平,则进入企业的最优反应是进入。另外,如果在位平台企业的初始网络规模和网络外部性足够强,则在位企业选择垄断的技术许可价格,并且进入企业选择不进入。如果初始网络优势不是很大,则潜在进入者的出现使得在位企业会降低技术许可费,以形成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2.
市场进入与反进入是研究垄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于进入阻止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研究的是一个潜在进入者和一个在位厂商之间的竞争,少有论文研究多个在位厂商的情形。文章讨论了存在两个在位厂商的市场,潜在进入厂商的进入与阻止进入博弈,得出两个在位厂商同时决策下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3.
当前,品牌扩散战略己成为许多企业谋求成长、增强市场势力、遏制竞争者进入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应用扩展的Hotelling模型分析了在位企业可以利用品牌扩散战略在获取经济利润的同时,成功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的进入壁垒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在现实中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性的,因此大量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产业组织中。文章通过修正泰勒尔的非对称信息下的简单的静态价格竞争模型,证明在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潜在进入企业在进入价格竞争之前会有激励证明自己是低成本的,以缓和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减轻在位企业对自己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陈烨 《企业研究》2002,(3):30-31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企业不仅受到市场同行的竞争,潜在进入者同样是大多数行业企业不可忽视的强大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是那些尚未进入某一经营领域但有可能进入的企业。而同时每一个企业也可能是其他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但是潜在进入者要成为现实的进入者必须考虑进入壁垒的高低。所谓进入壁垒就是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能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进入该产业。进入壁垒的存在有多种可能性,规模经济性,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绝对费用,政策法规都可以构成新企业进入的障碍,此外还有企业有意识的进入阻止政策,如价格阻止政策,产量阻止政策等,而品牌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既可以作为企业设置战略性进入壁垒的手段之一,也可以作为企业克服进入壁的一种武器。  相似文献   

6.
如果处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中,资源具有充分流动性,看不到沉淀成本对于在位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然而,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沉淀成本构成民营企业的进入壁垒,同时构成国有企业的先行者优势,很容易造成国有企业"在位诅咒",严重阻碍国有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进入。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将沉淀成本和国有企业垄断问题综合起来,积极引入市场竞争和促进民营企业进入,尽量消除国有企业"在位诅咒",即人为垄断,从而很好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使国有企业处于良好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中,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针对市场需求与资源投入并不一定呈线性增长的特点,在完全信息静态古诺模型的基础上,当面对共同的供应商时,分析在独立市场与竞争市场下的销售商与供应商的利润函数,并在利润驱动导向的前提下,研究其市场进入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当进入成本低于某一阈值,企业应选择进入市场,并且在竞争市场中会降低在位企业的最优定价,减少其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张楠 《价值工程》2014,(25):164-165
由于过去的成功模式对后发企业的影响较小,因此,其在破坏性创新方面更容易通过路径创新形成破坏性创新,这也是很多后发企业实现超越在位企业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行业中的后发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实现超越在位企业的例子,在此基础上得出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开始入市的国产品牌手机,十几年来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2008年以来山寨机的兴起使国产品牌手机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这些发展变化与手机业的制度性进入壁垒有极大的联系。在制度性进入壁垒的限制下,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战略主要有寻租及贴牌生产,而在位企业的防御意识较弱。  相似文献   

10.
已经获得成功的在位高技术领先企业,在面临新的技术范式的挑战时常常不能够作出有效的技术转换决策,保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组织惯性、权力利益平衡、文化禁闭、知识吸收能力、外部价值链结构等因素所导致的高技术在位企业的战略性技术转换决策困境,提出高技术在位企业在技术转换决策中应调整其组织结构模式,在组织内部建立一种使高技术在位企业同时进行渐进性和突破性变革的"二元性组织"形式,在组织外部建立广泛利用外部资源的虚拟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考察经济转轨与市场开放过程中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市场竞争与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开放激发了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和动态竞争过程;通过竞争的激励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过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总量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本文的结果亦表明,在政府干预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位企业之间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仍然较低。继续推进开放竞争对于工业部门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于生产技术兼容性的策略选择,在允许进入者可以进行纵向兼并的情况下,研究了一个面临潜在进入威胁的上游垄断企业的纵向兼并策略、兼并后生产技术选择的战略意义和社会福利问题。结果表明,当下游市场集中度较低且上游市场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成本较大时,上游垄断企业会采取兼并策略并且选取不兼容的生产技术生产中间产品,上游市场进入没有发生;当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上游市场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成本充分低时,上游垄断企业会采取兼并策略并且选取兼容的生产技术生产中间产品,上游市场进入发生。特别地,当下游市场高度集中时,允许进入者进行纵向兼并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破坏性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理论,为新进企业发挥后发优势,有效攻击和侵入在位企业市场从而颠覆在位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中国轿车企业作为汽车市场的新进入者,应当积极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并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技术研发和资源整合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破坏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4.
物流企业:向CRM要利润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中外物流》2006,(3):69-71
鉴于当前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的竞争使得客户资源愈发宝贵。据统计。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如果有5%的提高,企业的利润将会翻一番,2/3的客户离去多半是因为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不够。企业向潜在客户推销产品成功率大约为15%,而向现有客户推销产品的成功率则达到50%,而企业向潜在客户推销产品的花费大约是现有客户的8倍。在营销界中有个著名的等式:100-1=0,意思就是说即使有100个客户对企业满意。但只要有一个客户对企业的服务持有否定的态度,企业的美誉度就立即归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技术进步对产业过剩及价格震荡的影响,重点指出了在位厂商以建设新生产能力的方式吸收换代产品技术时会形成对新进入者有利的局面,产业因新进入者过众而形成过剩;研究了在这种背景下老产品的市场价格震荡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给出了我国产业系统中经常观察到的随着一代代新产品推出而加速过剩的现象以及价格战的一种成因。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在位企业创新路径特征及其衰亡过程的基础上,对后发企业在施行破坏性创新中的优劣势进行了剖析,为后发企业制定破坏性创新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丁秋更 《企业活力》2006,(11):64-65
自从1984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使用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词语,企业员工就被视为企业的资源而不是成本。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的经济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一、企业员工潜在价值分析1.企业员工是自主创新中最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无法避免的,而成本作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汽车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成本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任何行业的竞争的规则都包括五种竞争力量内,这五种竞争力量就是企业间的竞争、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潜在替代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和水平。对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有利于企业认清所处的行业环境,但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对行业新入者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同时对企业理念引入突破"企业黑箱"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新创企业必须依靠创新才能打破在位企业的垄断,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常需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发展。文章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多案例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新创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为新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