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四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珠三角核心区域集约度较高,外围集约度较低,并就提高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专家赋分法和加权比较法得出不同规划方案的综合得分,并提出了开发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由三大子系统和15个指标组成的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德尔斐法和加权评价法及运用MATLAB软件.确定判断矩阵、评价指标的权重(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理想值(标准值),以此求出各子系统的目标分值、评价指标的总分值,并根据所求结果对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探讨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的方法,估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淳安县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构成。结果表明:规划实施以来,淳安县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1.67亿元,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内部消耗大于面积扩张给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负影响,园地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提高了2.03%,区域气体调节和废物处理功能价值分别减低了1.47%和0.16%。该结果为新一轮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目的:初步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分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总体理论和主题理论三个层次.基于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包括建立规划模型的方法、编制规划方案的方法以及评价规划方案的方法.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物,宜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以及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变革中不断发展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研究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宜采用规划导向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程序上主要采取与规划过程并行的方式,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体系相适应,选择相应的模式.研究结论:评价对象的差异决定了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方法有所不同,宜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出发,使评价的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指标,建立指标量化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内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实施评价.最后得出内江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分值及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的增长性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分别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应积极大力开展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自然—社会一经济的复合系统,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就是要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资源环境支撑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3个方面,选取了30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石家庄市1999~2005年的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通过可持续利用障碍诊断,确定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省级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本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与规划同步的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旨在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研究目的:解决我国现有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矛盾,实现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与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分析了我国土利用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在土利用规划中引入环评,重点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体系(内容、程序、指标体系、方法等)。研究结论:引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然之路,而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3,自引:7,他引:53  
研究目的 :探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 ,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基础。研究方法 :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 :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基本工作程序、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结论 :应深入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尽快出台相关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目的:评述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和深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理论意义等研究已比较透彻;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清楚,但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等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实际操作性有待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可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要加强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物元分析理论,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通过对评价等级及规划实施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建立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物元模型,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实施以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为黑龙江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对天门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鉴于谢高地等建立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不适于中小尺度的区域研究,本文根据天门市实际情况修正各土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结合ARCGIS 9.3技术得出2005~2020年天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生态服务总价值量增加7.7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结构变化较小,食物生产、气体调节和保持土壤这三项价值有所减少;空间分布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生态系统的扩大和周围工矿生态系统的减少。评价结果对天门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研究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者为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借鉴已经开展的有关工作的经验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方法.研究结论:将LUPEIA分为LUOPEIA、LUSPEIA、LUPPEIA三个层次,初步构建了中国LUPEIA体系;提出了基于PSR框架、FAO相关文件及项目EIA的LUPEIA方法论,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FAO相关文件在LUPEIA的作用,将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归结为LUPEIA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空间布局对环境的影响是LUPEIA的特色,美国国家环保局的BASINS工具对土地利用造成的流域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是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研究上海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现状。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通过选取地基、地面沉降等条件,构建建设用地布局的危险度指标进行建设用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用地规模和扩展区、交通站网、水电站网等规划进行评价,探讨上海市规划建设用地布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研究结果:上海2006—2020年初步规划的建设用地、交通和水电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避开了地面沉降灾害的高危险度区,整体上较为合理。研究结论:以地面沉降灾害风险为例的建设用地布局环境影响评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体系,并将该方法体系应用于北京市通州新城的案例研究,度量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GIS技术、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绿色空间生态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相关生态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州新城案例研究表明:通州绿色空间的主要生态功能在于废物处理、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非物质性生产方面;农田是通州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从2001年的47.4%下降到2004年的41.2%,林地贡献率则由14.7%提高到22.7%,其他各主要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比例随面积的增减也有显著的变化;河流湿地在提升区域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的贡献突出,改善水环境质量对建设通州“滨水宜居新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土地利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综合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第一轮”规划体现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第二轮”体现出耕地保护的特点。同时,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提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建议,包括调整规划内容、明晰规划体系、探索协调的方法、加强规划的监测和评估以及促进规划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