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民师》段     
邓伯超 《魅力中国》2010,(30):202-203
本文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创办村小学和他对教学孜孜不倦的态度,对待学生关爱有加,对待家长通情达理,他学海无涯对知识吸取。在创办学校时他能与村部配合,一个人连续几年包班包教。在作者眼里留下一位严师慈父的形象。他在教学过程中眍心沥血、含辛茹苦或编成故事。与同事配合默契,但最终有个好的归属,考上了师范学校。办公条件、生活条件有了较好的改变,他有了更好的发挥才能机会。  相似文献   

2.
吕文保作为湖北随州人,有着悠久历史的楚文化深深浸入了他的心脾,在几千年的编钟乐声中,吕文保所选择的企业发展方向似乎注定要与这块土地、这份文化情结紧密相连,而他又是一位……  相似文献   

3.
吕文保作为湖北随州人,有着悠久历史的楚文化深深浸入了他的心脾,在几千年的编钟乐声中,吕文保所选择的企业发展方向似乎注定要与这块土地、这份文化情结紧密相连,而他又是一位…………  相似文献   

4.
路在书中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雕刻工艺师,在他居住的那座城市几乎无人不知。一次交淡中,他道出了自己的苦恼,他说他下一步在艺术上不知从哪里提高。我记得有位艺术大师创作上也曾遇到此类问题,他的作法是不妨抽时间多看点书。三年后,这位青年的一个玉雕作品在全国创作大展中一呜惊人获奖,我从北京打电话给他表示祝贺。他在电话里说,这得感谢你三年前让我多读点书的建议,他说就是从那时起读了很多的书。读书不但改变了他的心绪,更开阔了他的眼界,艺术鉴赏水准也大为提升,不知不觉他创作的作品也有了新意,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容。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  相似文献   

6.
孔见 《上海改革》1993,(10):44-44
遇见一位老朋友,我问他:近来心点啥?他讲:正在抓紧“充电”!这“充电”二字乃是抓紧学习、充实自己之意。  相似文献   

7.
他已66岁算是一位老者,但干起事来却不服老,他是厅级领导,但为百姓办事的心比针尖还细,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但他像健康人一样翻山越岭进农家、问村民、摸实情,他是老促会的一把手,但他将集权变成了群权。正因为如此铸就了他人格的魅力,受到大家的赞扬和尊敬。  相似文献   

8.
与其说吕建军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如说他对外界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敏锐成就了北京博硕德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更成就了吕建军的多彩人生,成就了一位从“泡沫”中走出的强者!  相似文献   

9.
阿成  茼子 《新西部(上)》2003,(12):41-42,44
在南宁,一位名叫吴爱泰的老人发动的一场席卷全城的“拯救流浪鸽”的另类爱心运动,牵动了众多政府官员和市民的心。前不久,一座用纳税人的钱建造的46万元的“信鸽别墅”在南宁民族广场诞生。与此同时,这位老人带着他的故事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  相似文献   

10.
上一篇,我们谈了欢喜心。这一篇,我们再来谈谈生死。 最近,我有位弟子生了很重的病。他平时是个陕乐的人,我担心他承受不住这样的考验,便去探望了他。病床上的他,依然乐观。他问我,师父,佛教里讲因缘和合,因缘离散了,这个事物就消失了。人是不是也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对生死就毫无恐惧了。我对他说,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相同的缘分聚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的一个星期六,华县县委书记王健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是华州镇吝家行政村的一位村民,他反映灾后抽排积水有点慢,入村的道路难行。接到电话,王健当即就去了吝家村.在与电力部门进行协调后安排驻村干部具体抓好落实。第二天晚上11点,他得知抽排工作进展顺利时,才放下了心。  相似文献   

12.
高云龙  张达 《东北之窗》2011,(21):68-69
大连市中山区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日前挂牌启幕,而这个创业工场的负责人也走到了台前。他就是26岁的大学毕业生耿震。一颗儒商的心,他投身商业却不精算利益,只愿求索商道;一颗年轻的心,他不想安逸,献身理想却甘愿艰辛。耿震,从一位年轻的广告公司老总变身为创业工场的负责人,他与许多同龄人乐在一起,从一点一滴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位战斗英雄,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负伤; 他勇于挑战自我。主动辞去公职闯荡商海,虽几经磨难终获成功; 他性格开朗,风趣幽默。坚韧不拔,将艰辛当成人生的调料; 他为人坦诚,待人热情,常以悲天悯人的大爱之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善尽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袁浩 《宁波通讯》2013,(1):36-36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为吸取外国的作战经验,他在戎马倥偬中翻译了苏联红军卫国战争的材料。刘伯承语文修养很好,俄语也很有基础,但他在翻译过程中还是虚心请教他人。他常对人说:“我拜了两位老师——中文请教小平同志,俄文请教左权同志。”他还说:“找老师要看真心和假心。假心找,千里难寻;真心找,眼前就是。”当时和刘伯承在一起生活、战斗的同志无不为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所感动:“自古以来,有些人好为人师,而刘伯承司令员却正好相反,他是为人好师。”  相似文献   

15.
心驻茂埠村     
心驻茂埠村罗咏,余昌华在靖安县包村驻点的干部中,有一位唯一在村驻点三年的干部,他就是靖安县公安局副政委饶返生。1991年,元宵刚过,年近半百的饶返生背着行李,顶着刺骨的寒风到仁首乡茂埠村抓村级建设。到了村里,竟找不到村部,七拐八拐才在村民家中找到村支...  相似文献   

16.
一个普通的汽车司机,凭着诚实的劳动艰苦创业,终于成为一位民营企业家;他领导的企业涉足公路桥梁、市政建设、人防施工、房地产开发、汽车运输维修、蔬菜果品批发、家具生产、销售等多个行业。他以博大的仁爱之心,勇挑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他的捐助不仅金额之多,而且涉及的领域广泛。他一次又一次把创业的成功变成对社会的反哺。  相似文献   

17.
近日,看了《当代陕西》2007年第11期刊载的郭孝义的先进事迹,异常感动。郭孝义之所以受到全省人民的赞誉,就在于他有一颗赤诚为民之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奉民为天,真诚无私,忠实地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郭孝义的言行举止,感人之处非常多,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憨”。  相似文献   

18.
一位66岁的中国老人,一位备受人民爱戴的国家总理。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此后的72小时,他辗转重灾各地,日夜奔走在抢险第一线;一声声号令,一句句问候,一次次流泪,让灾区人民感到温暖,更让全国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在著名外企担任客户总监的小王收到了公司给他的一封解聘信,虽然他在公司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在这个企业已经服务了6年。太多的疑问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太多的理由让他心有不甘!  相似文献   

20.
《浙江工商》2009,(9):26-27
当笔者准备用心呕歌慈善企业家时,一位三级残疾的强者毅然跳入眼帘,他就是今年69岁的林小琴,是温岭市九龙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人们难以相信这位残疾老人,凭一颗慈善之心,竞让众多的家庭脱贫致富,几十年来他向贫困家庭、困难学生、敬老院、慈善总会捐款300多万元。“心系五湖四海感谢党的恩情,想尽千方百计帮助百姓致富。”这是林小琴印在名片上的两句话,也正是他“慈心扶困,行善积德”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