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天人合一"和"人定胜天"以及"静态的和谐"和"能动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对生态美学的实践观进行了辨析,旨在对生态美学的实践观达成共识,以及倡导生态美学不仅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自由和谐理念解释世界,更在于积极按此理念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与“阴阳五行”理论一样,是初民对大自然认识的理性概括。它几乎渗透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规范着人们生活的各个细节,而传统商道就蕴含了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本文试从传统儒商的道德观、义利观、诚信观、金钱观四个方面论述传统儒商的内在涵蕴,认为“天人合一”是传统儒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边城》作为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以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存在形态为本,展示人物“天人合一”的性灵及其存在命运。书中边城人们的性情、翠翠与傩送天保兄弟俩的爱情命运的起落以及边城人事的盛衰等都与大自然季节变迁息息相关,水乳交融,“天人合一”,同构互释,形成了一种天人同构的悲剧演绎的叙事形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通过自然的美表现意蕴的美,随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深入影响,其已成为中国艺术精神和一种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儒家通过“天人合一”命题揭示了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然规律与思维规律的近似性、统一性,就其根本点或精神实质而言,于当今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大有可鉴之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谐”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的永恒话题,应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悟出“生态和谐”的真谛,克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加强生态道德建设,进而构成整个自然的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化的理论核心,其源头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立足于自然,强调“与天为一”,它包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管理思想,对构建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现代管理模式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要规划自然”。这是美国建设和管理国家公园的重要思想。乍听起来觉得有悖常理,人本来就负有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责任,不改造客观世界,社会怎么进步,毕竟我们相信过“人定胜天”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天坛建筑美与“天人合一”法律思想完美结合进行介绍,通过祭祀环境的描述来表现祭天活动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并通过祭天仪式来分析“天人合一”法律思想在中国古代对于特权法产生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自然景观的特点和要求,在景区开发和规划中灵活运用视错觉现象,以弥补任何自然景观都存在的不完善性,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核心内容。“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最高层面的价值诉求。孟子通过对“和”“合”及人与“天”关系的解读,重新阐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为当前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和价值范导。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调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想和哲理是博大精深的,“天人合一”这一理念就高度凝练地表达了人对自然所应持有的基本态度。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可持续开发的前提是文化观念的转变,应避免“人本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泛化,变西方的“人本主义”为东方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
现代景观设计中,“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从人文精神到场所体验,和用情感营造意境美,都体现了陶渊明诗文中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3.
情景论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论上的反映,与原始自然崇拜关系密切。本文拟以相似度立论,揭示情景论与自然崇拜异质同构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一种文化对话方式,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受到了传统文化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统一,被概括为“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它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统一协调的整体观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本文将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为着眼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压力是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将太极拳由蕴含的柔与刚、动与静、虚与实、攻与防、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运用到缓解压力上,比仅练太极拳有着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世界观;“仁民爱物,恩及禽兽”的生态价值观;“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态方法论;“宁俭勿奢,惠而不费”的生态消费观。这种系统完备的生态理论体系和伦理资源对当今倡导绿色文明,构建和谐生态具有众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天人二分”为核心的西方化张扬科学、民主、法制、宗教精神,处处强调人与对象世界的对立。中国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儒家化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进取精神;道家化则更重视人内在的和合,神秘化是前两的补充。中西化应在精神层面多借鉴吸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孝文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它的产生与人类的性本能的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真正促使孝上升为一种化行为的却是性禁忌。在孝化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具有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孝是人类通达“天人合一”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唯道是从”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曾一度造就了西汉文景之治的辉煌盛世,对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道家思想的在认识和学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美学观"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美学的阐释、对比,论述生态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观"天人合一"现实体现和升华,是更深刻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生态美学的形成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