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金华教授的价值转形“伪问题”学说把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两大部类,同时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研究,全面否定了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从而错误地认为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余斌教授“伪问题”学说从总体上看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强调劳动价值论在转形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同样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的研究,对要素投入生产价格和价值差额进行了简单化处理,认为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百年难题是一个“伪问题”.这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学说虽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讲都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转形问题.转形问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2.
一江诗永先生“论商业利润与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不是对马克思的纯粹流通费用理论的一个新的发现,而是对马克思的纯粹流通费用理论的一大误会。但这并不是说,江诗永先生有意地要曲解马克思的学说,因为马克思的纯粹流通费用理论,好多人都觉得是难懂的。既然如此,那么,江诗永先生在这里所犯的错误的性质,只是出于误会,而非故意地要曲解马克思的学说。但误会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一个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动态的价值分析体系。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从“价值一元论”的简单化理解中解放出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学说继续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4.
李嘉图曾经提出过谷物比例利润率理论,这就是他的利润理论和社会平均利润理论。后来他摈弃了从物质形态考察利润以及以某一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决定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方法,提出了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的利润学说或剩余价值学说,这是他在理论上的质的飞跃。但他一直没有办法以劳动价值学说为基础,来说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这个问题是马克思在对李嘉图的全部理论加以扬弃中解决的。在马克思解决了李嘉图的问题后,经济学家凯恩斯和斯拉法,重新拾起李嘉图摈弃的方法,从物质形态考察某一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再以这利润率来说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这在方法上不仅是反对马克思的,而且也是反对李嘉图的。  相似文献   

5.
评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学说的所谓否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德曼(Ian,Steedman)的著作《依照斯拉法来看马克思》(“Marx after Sraffa”),当前代西方经济学者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代表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一个里程碑”。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共分为三个问题:第一,他认为,在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计算上不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概念,因而马克思劳动学说是多余的,第二,他认为,在存在固定资本的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计算会出现负折旧,因此,成克思劳动价值学说是错误的,第三,他认为,在“联合产品”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计算会出现负价值,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是错误的,本文分别就这三个问题分析斯蒂德曼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指出亚·斯密的错误教条及其在再生产问题上引起的矛盾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曾指出,要阐明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学说,就应从亚·斯密谈起。“因为这个问题的错误理论是他创立的。在马克思以前的政治经济学中,这种错误理论完全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为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品实现问题,在《剩余价值学说史》和《资  相似文献   

7.
<正> 发现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恩格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列宁也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原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却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重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主观主义,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受到某些不应有的损失。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地学习这个问题,对保证经济建设更好地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生产力理论的比较研究比较马克思学说和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的生产力范畴及其理论,会发现以下主要差别。 (一)从立论的哲学基础看,马克思生产力学说与其哲学观是一致的。马克思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研究生产力的,并把生产力看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的起点。因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研究曹钢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范畴.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涉及问题广泛,是一个庞大的理论系统。然而由于马克思的这些观点是散存于他那浩如烟海的巨著之中的,而我国传统的研究一般只满足于对其个别论断的摘引,缺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表述上更为严谨和在论证上更为严密,同时缓和其被日益边缘化的形势,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试图借鉴和模仿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研究取向,从而导致了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但这种取向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一者,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领域,这比新古典经济学所偏重的工程学内容更不适合大量使用数学推理;二者,经济学数量化的基础——理性选择理论本身就存在问题,它实质上否弃了人类行为的意向性,而这却是马克思极力强调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防马克思经济学在数量化过程中的庸俗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源于他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源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法国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贫困治理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吸收.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制度—生产力—个体"分析框架总结了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贫...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除揭示和“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规律外,还包括第三大理论贡献,即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和《资本论》“大写的逻辑”是这一方法的结晶。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在研究对象、规定性、方法论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后者应从属于并纳入前者的框架。发展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范式理论和其它优秀成果,并在综合基础上搭建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有没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或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理论是否渊源于马克思,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从整体、总和、内在联系和发展观上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无疑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同时,西方学者的有关理论如西方兼容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则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补充性来源。毛泽东、邓小平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丰富和深化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产权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向阳 《经济师》2002,(11):42-43
文章对产权理论在各个时期的演进与发展进行了概述 ,分析了产权理论的四大主线 :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的效率分析、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和新史学说理论 ,并与马克思的产权学说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对我国产权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民生思想是马克思在欧洲近代历史研究中所形成的有关民生问题的价值分析、理念论证和理论创造。在实践形态上,马克思的民生观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在观念形态上,马克思的民生观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理论样式。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女性学说等诸多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些不同的理论形态分别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就业民生观和女性民生观等。  相似文献   

16.
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指导权的经济学体系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是从"破"中耸立出来的,建立科学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只能以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的学说为指导。国外对此学说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大新进展,总体思路是"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同时此学说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学体系框架的若干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李明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426-427
关于《资本论》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在我国经济学家存在重大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初步阅读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能列举出处并加说明的含义就达十多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中介学说,广义生产关系学说中对生产方式不同理解的分析,进一步研究生产方式的含义,提出马克思生产方式的概念是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社会形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劳本价值观是以劳动为本的价值观,最早由配第等人提出,经过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补充和发展,最终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劳本价值观莫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首创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和价值转形学说,解决了价值理论上的一系列难题,使之最终确立了科学的地位。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一下按劳分配学说是怎样在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形成的?又怎样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这个发展经历过哪些阶段?这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学说,深入批判“四人帮”诋毁按劳分配的谰言,都很有好处。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联系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来考察。  相似文献   

20.
<正> 《经济研究》1981年第10期徐节文同志《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以下简称《徐文》)一文,系统论述了作者关于生产劳动应以物质产品生产为限的主张,读后颇受教益。但《徐文》把这一主张说成是马克思生产劳动学说的核心论点,是这一学说同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分水岭,则似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兹不揣鄙陋,说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