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评价有助于科技服务业政策优化和改进,运用国内新兴的PMC指数模型对辽宁省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2012—2020年我国68份典型科技服务业政策文本高频词,构建科技服务业政策评价指标模型,以辽宁省科技服务业政策为核心,构建辽宁省与相关省市样本对比框架。研究发现,辽宁省科技服务业政策存在政策对象认知不清晰、政策工具使用不全面、政策机制构建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地区科技、经济基础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等几个维度构建了地区科技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呈明显的南强—中弱—北更弱的阶梯分布特征,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格局基本上吻合。  相似文献   

3.
所谓生产性服务业,其服务的产品不是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生产者,其中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科技教育产业等行业。评价一个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需要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类6项指标,对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作出了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科技服务业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及分类,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及发展水平评价,科技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升级耦合机制,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及路径和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等5个方面进行述评,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是对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加强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的规范统计和应用分析可为我国政府调整产业政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以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为研究对象,结合学者观点、国家标准及各级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提出将分支产业作为初始指标的横向统计思路,构建科技服务业产出测算指标体系。在数据收集方面,强调要做好“收”与“填”两个基本工作;在指标确立和数据收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预测的两种方法,以此作为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预测的初步探索;提出应从统一数据统计标准、完善数据调查与公开制度、加强数据资源开发3个方面建立健全我国科技服务业产出数据测量与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心城市CBD的现代服务业,建立了现代服务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的子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CBD的现代服务业进行模糊评价,为研究CBD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仰东 《技术经济》2009,28(2):21-23
在对高技术服务业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比较分析高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高技术服务业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通过对高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服务评价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一套高技术服务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评价"十一五"规划目标值的阶段实现程度,以杭州为例,选取《杭州"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强市规划)》和《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规划纲要》目标中可量化的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对杭州市"十一五"科技规划目标实现度进行测算评价。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杭州专利产出成效显著,人才资源投入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企业投入相对滞后,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实现度低,目标实现度总体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吉昌  周蕾 《经济问题》2005,(11):18-20
目前,国内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局限于单项经济指标(如TC指数、RCA指数等)的评价,并没有一套综合体系来评价服务贸易竞争力。针对以上不足,尝试构建评价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四个方面六个指标来实现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并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基于河南省情和专家评价意见,构建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客观评价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笔者还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比研究,找出差距,剖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科技服务业内涵,将其划分为五大细分行业,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6年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并运用视窗分析评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各区域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的共性因素;我国科技服务业需要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扩大规模效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及趋势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分别对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改进对策。〖JP〗  相似文献   

14.
郭洪晶  赵玉芬 《经济论坛》2009,(20):110-111
本文以服务企业创新为研究视角,参考管理三维度模型,建立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它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创新过程管理能力、创新科技环境、行业竞争力、城市信息化和创新发展基础条件6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来评价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状况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服务业发展状况评价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服务业发展情况,为了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科技服务业内涵,将其划分为五大细分行业,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6年投入与产出数据,建立超效率DEA模型,并运用视窗分析评价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各区域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未达到有效的共性因素;我国科技服务业需要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扩大规模效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及趋势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分别对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五大细分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原则,构建了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以宁波市为例,对宁波市的信息服务业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宁波市信息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效用的角度,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新效用的角度,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动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比较了各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利用理想点模型,对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排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良好,但行业差异较大。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