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回顾30年来农村金融体制在国家调控下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解析农村金融体制没有遵循市场调节的规律而过多依赖于国家调控所形成的诸多困境,然后探讨国家调控农村金融的特性以及具体的调控手段,最后提出几点完善农村金融调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以及供给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金融需求日益扩大。同时,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资金依然大量外流,农户和乡镇企业依然面临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这就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生存空间。拟从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视角,探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供给不足、供给不公平、供给失衡等现实问题,分析了其背后的各方面成因,提出了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资金外流和信贷供给短缺是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底银监会作出了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本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在分析农村资金短缺和农户资金需求的层次性的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并不能完全解决信贷供给短缺问题,要为农村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金融政策和工具仍需进一步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张婧 《经济问题》2024,(5):76-82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1)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金融业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从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农村金融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总体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农村提供更好、更多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水平。文章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农业金融供给现状、农业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业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业金融有效供给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产业约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是从农村资金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对金融深化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是资金要素短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低与银行的商业化经营目标相悖.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低,投资风险大;农村工业发展起点低,竞争力弱;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产业政策层面上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农村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及其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作为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其基本职能在于为农业的产业成长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融通及相关服务,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如何及其效率的高低成为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产出增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论述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供给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不同制度供给的效率适应性,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状况,提高供给效率提出了策略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供需发展不平衡,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构建一个"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并进的,涵盖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商业性、政策性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村金融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发放的一项主要贷款,其对解决广大农村的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业务以来,作为面向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一种新型信贷产品,对于促进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地区近年来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运行模式以及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甘肃省白银市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明洋 《时代经贸》2010,(16):155-155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但是农村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从长远看,农村金融供给依然难以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际发展中,农村金融面临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融资成本高、产权资本化程度低等不足.山东省胶州市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金融产品创新、农村产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应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金融供给,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本文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做出探讨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俊雅  邓岩 《时代经贸》2011,(12):59-60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时也一直借助于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乡等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政策手段。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农村地区贷敖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有些地区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决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对农村资金问题加以探讨。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地区流动性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运雄  余春和 《经济师》2012,(5):11-12,14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供给总体不足、结构失调、各地供给不平衡以及供给主体错位、决策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应当通过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合理确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建构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致认为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闻意时也一直借助干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乡等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的政策手段.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有些地区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供给的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_央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对农村资金问题加以探讨.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地区流动性短缺的根本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依然处于短缺状态,原有的供给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发展要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政府职能不明确及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重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根据供给目标基准、供给主体基准、供给方式基准来选择合适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愿因,但是农村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从长远看,农村金融供给依然难以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不旺盛,使得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信贷投入不充分、金融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度较低的问题长期存在。随着国家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引发金融发展不平衡导致县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以来,农村经济转型加速升级,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从现代农村金融的需求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供给”以及对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等3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