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技术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及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群内的企业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企业在业务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应用博弈论原理分析了高技术企业集群中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策略性行为,证明了企业在创新阶段是趋于合作的,并进一步分析了集群中促进企业创新合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演化发展过程。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内在机理,认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演化方向取决于参与合作创新的时点收益,而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比例不会无限扩张,会稳定在一定边界。  相似文献   

3.
张俊峰 《经济师》2012,(8):200-201,203
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是调整城市新一轮产业布局的有效动力。文章在深入分析上海市服务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区位商指数和E-G指数,对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业、物流业集群分布集中,而其他现代服务业集群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但集聚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通过对不同方式下企业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利用博弈论原理证明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趋于结成战略联盟开展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群具有资源共享和知识溢出的特征。从集群的"高溢出"环境特征入手,分析了集群"高溢出"与企业创新合作的互动关系;运用博弈论建模分析集群"高溢出"环境下企业创新合作的均衡条件,并将知识产权保护系数引入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合作均衡条件和溢出水平的影响,进而得出集群企业创新合作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是我国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集群可以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现代服务业的集群的空间载体往往形成CBD中央商业区,三者之间是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中大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08-111
产业集群是企业间进行创新的重要而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而集群下的大小企业协同创新则是企业在集群中实现各种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大小企业协同创新主要表现为合作博弈创新,其主要满足大小企业参与者获取比不合作时更多的合作收益。对大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博弈形式进行了建构,提出了产业集群中大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条件,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大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博弈的几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小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科技发展和业态变革使企业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基于产业链的集群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集群合作创新关系不稳定问题突出。物流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也面临着这样的发展困境。文章从物流园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空间表现形式出发,对政府、物流园区和园区企业进行三方动态博弈分析,探讨物流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研究表明:政府从规制成本、物流需求方及园区企业社会福利、物流园区稳定发展和社会公正考虑,采取“规制”策略。物流园区从企业收益及成本、园区用户量以及政府惩罚(负向激励)考虑,将“积极管理”作为主要策略。从政府及园区惩戒、用户规模、企业收益及成本则被纳入园区企业考虑范畴,选择“合作创新”策略,三者共同构建更稳固的物流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关系。最后,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物流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对物流园区、政府和园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所积极运用和实践.分布式创新的合作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博弈过程.基于博弈理论,通过参与分布式创新的企业间的一次性合作博弈、重复合作博弈和合作协议约束下的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阐释了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形成的机理.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企业之间的一次性合作博弈不能建立分布式创新的合作机制,重复合作博弈为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形成分布式创新的内在合作机制提供了可能,而合作协议的事先引入则更有利于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合作的稳定.根据以上分析,从重视和加强合作协议和合同的管理、构建分布式创新信任机制、建立惩罚和退出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产业集群普遍缺乏自主技术创新源、大多处于集群全球等级体系低端的现状,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这一微观视角进行研究,考虑产业集群中两类企业分别在自主技术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战略中进行选择,建立了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寻找其演化稳定策略。最后通过对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的结果分析,得出3种因素: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成本、模仿者对于创新者创造的新增收益的分享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转化因子,是如何影响产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演化稳定点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演化稳定点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在探讨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构造了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基于OWA算子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根据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可定量性和不可知性,提出利用语言标度与灰度相结合的评价标度进行评价,从而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最后给出了提升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并分析了复杂产品系统合作创新的单次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得出:在一次性合作的情况下,系统集成商的奖励难以有效激励合作单位积极合作,而惩罚可促使合作单位选择积极合作;在长期合作关系下,系统集成商可结合奖惩制度并利用声誉机制来约束合作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与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彦 《经济经纬》2006,3(1):35-37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它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静态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中既存在分工对集群合作创新施加影响,也同时存在集群合作创新促进分工深化的反馈并改变原有组织模式的过程。通过对其组织模式与合作创新所处阶段进行动态研究,则得出”少数龙头企业 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的结论,这也是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内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技术要求,企业与具有知识密集和专家众多的高校合作,创新才有希望。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出发,高校和企业长期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因而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应该加强合作,选择适合双方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期合作和信任机制,并努力寻求政府的帮助,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自增强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新安 《经济经纬》2005,3(3):53-56
一个成熟产业集群的合作创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也应具有自增强的趋势。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自增强机制进行博弈分析表明,在产业集群的企业群体内,如果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只是短期的话,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而长期合作则可能形成一种自增强的集群创新机制,并且政府在其形成初期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但政府政策作用的最终目的应逐步从集群内淡出,以便形成不需要第三方干预的自增强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群为基础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创新在时间和经济空间上具有群集特性。它发起于根本性的(自主)创新,并能够产生强烈的创新溢出效应。分析认为,将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在创新群的基础上,培育以国家战略性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群,能够将创新能力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我们实现完全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服务创新的现代企业盈利成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的日益服务化对企业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服务经济时代,企业应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形态,积极关注并把握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因素,从而设计出面向现代服务经济的企业成长模式。为此,我们探索了服务概念、服务界面、服务流程和服务技术选择等维度的服务创新,以驱动企业盈利成长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合作博弈的订单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合作博弈模型,在深入分析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内在机制运行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和维护订单农业的良好运行,其目的对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