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思想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生态观念淡薄、生态法治缺失和生态技术落后这三个方面。我国应继续深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加快生态立法,支持鼓励生态技术引进和创新,这样才能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水美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内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已经引起了学界、政界等各方面的热烈关注.文章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生态文明的形成和主要内涵,包括哲学前提、时代定位、与现有文明的关系、重大作用等.通过深入剖析和梳理,围绕生态伦理理念和演变趋势,针对目前出现扩大化和泛化的理解误区,总结生态文明的本质特点及意义,提出未来应加强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关系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从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及内涵、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评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机制3个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拓宽研究视角,注重实践性与对比性研究,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机制等未来研究方向,以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尚不够完善。因此,为了评估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本文构建了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体系,从生态健康、生态保护、生态经济三个层次,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测算了南昌市2013-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南昌市在这一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南昌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4)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推动下,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始研究生物经济,并著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认真梳理和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对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久前,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究会"上,本刊记者有幸听取了上海金融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周肇光教授所作的专题报告,记者以访谈的形式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王宏媛 《环境经济》2023,(21):62-65
<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吉林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按照《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2023年4月至5月,由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蔡宝峰带队、生态处组成调研组赴省内典型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专题调研工作。旨在通过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海探索出一条以国家公园建设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可以概括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党委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注重地方实践,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多元主体参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协同机制;共享建设成果,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生态生产力理论展开诸多研究.在总体性研究中主要是对生态生产力理论的概念、要素、特征、规律、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学界不仅对生态生产力理论进行科学领会,而且深入生态生产力理论,试图探析生态生产力理论的新拓展、新建构、新路向、新时代发展.可见,生态生产力理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对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升...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系统性工程。政府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政府审计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政府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政府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构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审计模式等问题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明晰思路和重点,丰富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牢固树立科学生态文明审计理念,促进审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这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政策的若干重大政策理论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首先,概略论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关系,从宏观战略高度分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紧密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并通过国际比较,运用大量实证材料和宏观数据,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四大压力,即资源压力、环境压力、生态压力、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从而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再次,进一步论述了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关财政政策思路和建议,其主要政策建议包括:着力推进税收制度创新和税收政策完善,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生态环境投入的新机制,构建政府间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逐步向世界舞台中心靠近,生态文明理念也日益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要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以保障后续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健性和持续性,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供相关研究者运用并进行国别对比研究。论文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剖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回顾评价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与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路径,给出了指标筛选的八项原则,并就现阶段可获取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并构建了指标体系的框架,可以为进一步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昊旻  南丽军 《经济师》2013,(12):27-30
文章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回顾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提出、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历程,通过梳理,证明了我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关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中,尤其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被提出,它和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处于一个平等的平面上,这是科学地设计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生态化社会,反映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为统筹推进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9年7月12—14日,"2019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贵阳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论文依据2019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的会议主题,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献分为生态经济、乡村振兴二大主题类分别检索文献,对检索得到的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分别对当前我国生态经济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文献综述,并以论坛与会专家会议观点为主线对不同研究方向进行评述。最后提出未来生态经济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要主题,供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新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中西生态文明的观念比较,评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生态现代化、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其次从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制度保障五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最后对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新型工业化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党关于发展理论中怎样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应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特性,即历史交叉性,现实重叠性、路径归合性;正确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注重策略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性,并在实际工作中从明确责任、利益导向、制度建设三方面着力,应予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进行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对文献的集成式梳理和归纳,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的构建模式、表征内容、实证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提出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方面应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界定,另一方面应在指标设置、处理方法、应用范围等方面注重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19.
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4年中国大陆31省份的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进行实证研究,横向与纵向比较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通过对实证结论的分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浙江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处于31省份上游水平;生态文化文明优势明显;生态经济文明与生态社会文明在31省份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处于优势界线,仍需积极关注其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中得分最低。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是核心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改善和提升,但绩效提升幅度有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自然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矛盾、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生态贫困矛盾以及资本逐利性与环境保护公共物品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对此,需进一步深化绿色改革,通过提升绿色供给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符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需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