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分析表明,顾客资产会受一些不易观测的非购买行为影响,这些非购买行为被称为感知资产。感知资产受诸多亚驱动要素影响,包括口碑宣传、交叉购买、重复购买、他人推荐、价格溢价等,本文旨在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以及主成分改进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知驱动要素对商业银行顾客资产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感知驱动下顾客资产价值提升的相应策略,以期银行达到提高顾客资产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顾客资产研究系统梳理基础之上,探讨了顾客资产研究在关系营销领域中的新探索和新变化,对价值共创视角下顾客资产研究的最新演变进行了前瞻性探索,指出顾客资产管理的趋势是更多的企业与顾客互动和合作。最后文章提出了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企业驱动、提升、优化和维护顾客资产的具体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关系范式研究顾客视角下的B2C网站品牌资产影响要素有重要意义。顾客视角下B2C网站品牌资产影响要素金字塔模型。社交体验及关系价值对B2C购物网站品牌资产有着重要意义,品牌资产包括顾客感知和顾客行为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B2C网店品牌资产及其驱动品牌忠诚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B2C网店品牌资产驱动品牌忠诚机理的研究是从B2C网店品牌资产概念和构成要素以及B2C网店品牌关系对品牌资产与品牌忠诚的中介效应两个方面展开的。通过确定网店互动、网店审美、产品质量、网店知名度、网店体验和形象一致等6个网店品牌资产的测量维度,对品牌资产、品牌关系与品牌忠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中国顾客的数据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以检验品牌资产各维度驱动品牌忠诚机理。  相似文献   

5.
顾客资产的会计学定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彬 《财会月刊》2004,(12):10-11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提出了顾客资产的概念.如,Levitt认为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与顾客的关系,这些关系像其他资产一样可以升值、贬值.Jan Carlson(SAS航空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在谈到有关资产时说:"在我们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记录了几十亿的飞机价值,这是不对的,我们正在愚弄自己.我们应该在资产方记录去年公司承载了多少满意的顾客,因为我们唯一能得到的资产就是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并且愿意再次成为我们的顾客."Cravens、Green-ley、Piercy和Slater认为"顾客价值是有价资产".  相似文献   

6.
传统顾客关系研究的焦点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品牌社群”概念的提出,则着眼于购买使用同一品牌或对该品牌深感兴趣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解析品牌依恋和品牌社群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品牌社群经营的理论基础,提出强势品牌是品牌社群构建的基础,顾客价值是品牌社群维系的纽带,情感营销是品牌社群发展的保障。有效经营品牌社群是企业维系进而发展顾客关系,提升顾客品牌忠诚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旭 《财会通讯》2014,(10):29-31
本文对企业资产结构和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就产品或服务的技术经济特征、顾客组合、顾客关系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以及顾客市场的竞争程度等四种因素对顾客资产战略导向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基于企业的资源能力和顾客的价值需求方向和强度为顾客创造价值;基于不同顾客对企业的价值贡献差异,采取不同的关系投资策略;基于顾客关系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以及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等四点有利于顾客资产战略导向型企业改完善资产结构和降低资产风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顾客中心时代,随着顾客角色从被动的购买者向共同生产者、价值的共同创造者和能力的共同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许多企业试图以更广阔的人力资源管理视野来看待顾客,并在顾客关系管理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以便更有效地管理顾客资源和提升顾客资产的价值。本文将讨论企业在关系管理中的努力是如何驱动顾客资产价值的,以便使企业从目标顾客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中所获得的收益最大化。同时,本文还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关系收益视角的综合概念框架,探讨了关系收益的双重角色,并运用来自于中国移动通信的顾客数据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最终检测了关系收益的间接和调节角色。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顾客资产管理兴起的驱动因素,回顾和梳理了当前的顾客资产管理模型,结合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了顾客资产管理的战略地图,并分析了顾客资产管理的未来研究主张。  相似文献   

10.
一、顾客资产概念的提出 Blattberg和Deighton(1996)首次提出了"顾客资产(Customer Equity)"的概念,认为要赢得高价值的顾客,获得高收益的回报,就要将顾客作为资产来看待,实行资产划管理.并给了顾客资产完整的定义:企业的顾客资产就是企业所有顾客终身价值的贴现之和.这一定义引入了顾客生命周期价值的概念,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考虑现有顾客,还要考虑顾客获得、维持和转换造成的资产动态变化;而贴现率则考虑了企业对待"时间或未来"的态度.他们认为顾客资产是获取资产与维系资产之和.  相似文献   

11.
邱燕  何斌  李泽莹 《价值工程》2006,25(11):67-70
把产品设计的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引入到顾客满意研究中,提出了顾客满意的质量屋模型,该模型从驱动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功能特性角度,围绕质量屋的七大要素,给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某品牌手机顾客满意评价的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营销范式向关系营销的转变,传统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现.饭店作为服务提供者,不仅要考虑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水平,更需注重饭店与顾客的关系质量水平,饭店可以通过采取提升其服务关系质量的策略,建立并维系与顾客的长期、紧密的关系进而赢得顾客忠诚.  相似文献   

13.
高平 《企业经济》2013,(1):63-66
顾客关系管理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战略,定向促销是针对特定顾客群体而进行的促销,两者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定向促销作为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促销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促销模式,有助于顾客的开发与分类、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高、顾客流失的预警与防范等,因此,对于顾客关系的维系与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顾客关系管理,定向促销实施过程中要考虑顾客终身价值,并根据顾客所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制定适当的促销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顾客资产与企业的绩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静态的组织能力已经不能保证企业可以获得持续较高的顾客资产,因此必须开发动态能力,才能应对超竞争环境下顾客资产的价值提升。文章总结出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对于提升顾客资产驱动因素的价值有促进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航空公司服务补救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补救管理是研究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重要模式,服务补救能提高顾客忠诚,航空公司要把顾客抱怨看作顾客的"赠礼",服务承诺是服务补救管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内涵基础上,研究航空公司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指出员工满意度决定顾客满意度,航空公司提高员工满意度对增强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造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吸引和维系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文章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前提,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度影响指标与顾客满意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建立制造企业多目标生产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探索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可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测量仪"和"风向标".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加安全维度,构建了由30个微观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燃油效率、服务水平、安全保障是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中最重要的表征.以我国45家客运航空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9年运营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索分析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航空尚未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显示出资源依赖和重资产的特征.我国航空公司发展的主体动力仍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并逐步从资本依赖型发展向技术进步依赖型发展演化.研究结论对推动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通过对顾客资产及顾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可寻求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本文对不同竞争战略下的顾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及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Meta-RDM模型测度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将其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并采用SARAR模型验证了可达性提升对不同层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间交通可达性提升会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作用路径不同;可达性对普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提升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水平,进而提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可达性对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促进资本要素及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进而提升技术效率值来实现的。另外,财政支出占比指标会显著影响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利于普通城市的技术效率提升,不利于中心城市的技术进步。在交通可达性提升的背景下,不同层级城市应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