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小虎 《经济导刊》2013,(Z4):26-47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此基础上,建议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把经营土地的职能从土地管理部门分解出去、国家实行统一的土地登记制度、改革相关的财税体制、改革规划体制、制止清理政府的土地融资行为、建立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  相似文献   

2.
杨爱文 《生产力研究》2006,(12):170-171,186
文章从美英日三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征用制度所包括的三个构成要件:政府、公共利益和征地补偿。在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中的这三个构成要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共利益过于宽泛、征地的主体不明和补偿过低与不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征收(征用)已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重要来源,随之而来的征地补偿问题也成了我国土地管理乖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将征地补偿标准作为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核心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在征地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征地程序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尤其是征地公告的有效实施,从而影响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致使征地目的无法实现,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本文力图对目前征地公告涉及的法律及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利大家对征地公告的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所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与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相对应,我国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制度。我国法律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出让、转让或出租,必须先征收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在市场上流转。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长,与日俱增的建设用地需求与二元分割的城乡土地市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刊》2013,(Z4):48-57
苏州模式:存量用地流转、乡镇企业改制驱动型苏州集体土地流转的初衷是为了配合乡镇企业的改制,主要是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1996年苏州市政府出台《苏州市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苏州市城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在的镇以及国家、省级开发区范围外的存量建设用地可以流转。规定"对集体建设用地(不含村民建房宅基地)实行使用有偿和有限期流转制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产权政策(一)土地产权与土地产权政策土地产权是存在于土地之上的排他性的各项权利,从权利束概念的角度看,包括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赠与权、地役权等一系列权利。土地的所有权是对土地完全支配的权力,其他的权利都是土地所有权派生的。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生财"是改革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2012年相当于地方一般财政收入的39%。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非农用地需求持续增加,以及地价上涨,"土地财政"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土地财政"三个来源土地财政有卖地生财、附地生财和押地生财三个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借地生财"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供应土地获取土地收益,包括出让、租赁国有土地使  相似文献   

8.
正(一)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反映了一定社会中土地占有、支配、流通和分配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既是一种法律关系,也是一种经济关系。土地市场中的各类交易其实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权利的转移或变化过程,土地所有制度将在根本上影响土地市场的运行。我国土地所有制度的特征十分明显,即长期维持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对立的二元土地权利体系,与之相对应的是二元分割市场和二元管理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征地补偿标准以耕地常年产值为依据,以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的发展建设,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发达国家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借鉴.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可通过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式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与土地出让收入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财税体制机制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土地财政现象也相应地呈现出阶段性特征。1978年以前,中国土地资源基本实行无偿无期限使用。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土地供应逐步向有偿有期限使用转变,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于1986年前后正式提出,1987年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1990年全国推广,在认识和实践上经过了一个逐步深入、改革完善的过程。伴随着土地供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土地增值税实现收入1276.67亿元,较2009年增长557.11亿元,增长77.40%,成绩斐然。我们都知道,土地增值税仅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征税,是否发生房地产权属变更是确定是否纳入征税范围的标准。那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变原批准规划超建的部分,即违章建筑是否需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财政问题面临改革的契机。当此之时,需要对土地财政问题的各种讨论进行系统梳理,对一些重大问题正本清源、聚焦归位,以有效指导和推进改革实践工作。一、土地财政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在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不允许征收土地、然后出让用于经营性目的,政府征地只限于公益用地。而我国的土地制度恰恰相反,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规划为建设用地之后,必须先由政府征收为国有,然后再向一级市场供地。这一制度规定在改革初期执行得不彻底,很多企业都是先用地、再补办  相似文献   

13.
《经济》2014,(3)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该内容的提出将打破长期以来土地被地方政府垄断的格局,也将打破长期以来土地市场由政府与开发商分肥的利益格局。显然,全面把握农村集体建  相似文献   

14.
文丽  周泽天 《经济》2011,(6):10-13
土地和信贷是宏观调控的两大闸门。国土资源部肩负着土地调控的职能。未来10年,土地及其相关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最直接的影响来说,包括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耕地与中国粮食安全的关系及土地财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属于一国最基本的不动产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始于农村的土地制度相关改革(农村土地上的双层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层面的活力与动力,而且构成了其他诸多领域改革的前提和保障,引领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随之而起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与经济起飞过程,对于从农村到城市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性问题。时至今日,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反对土地财政,有两个相当不同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地方政府低价向农民征地,高价到市场卖地,赚取巨额土地差价,侵害了农民利益,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应该提高给失地农民的补偿,甚至应该按市场价格给失地农民补偿,政府不应当赚取本该归农民的土地利益。第二个理由是,地方政府经营土地,卖地生财,既当  相似文献   

17.
正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是解决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由于各地仍有相当规模的国有土地储备,未来五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总体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另一方面,目前房产税试点已经开始,需要继续加大推行力度,注重积累经验,争取尽快全面推进改革,通过稳定的房产税收入,弥补未来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可能带来的部分收支缺口。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  相似文献   

18.
徐永赞  辛辉 《经济论坛》2007,(11):126-12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征收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由此引发的矛盾也成为政府和公众普遍关心的大事.在土地征收中,突出问题之一是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土地财政”与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正1.合理引导土地财政收入形式转变。土地财政收入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始终贯穿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但收入结构却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早期美国土地财税收入是以土地出售收益为主,当国有土地基本完成私有化以后土地出售收益逐渐减少,不动产保有环节的财产税占总土地财税收入的比重大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