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伏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聚集度和产能占全国50%以上。"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中获批建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是推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是振兴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2.
面对金融危机,政策鼓点强劲.行业振兴和复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复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我国钢铁、汽车、装备制造、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房地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陆续出台。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举措,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成为相关企业崛起和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面对金融危机,政策鼓点强劲.行业振兴和复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复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我国钢铁、汽车、装备制造、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房地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陆续出台。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举措,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成为相关企业崛起和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新政解读     
张军 《英才》2009,(3):18-18
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通过 为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实现2009年保八目标,自1月14日以来,国务院紧锣密鼓;相继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八个产业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结合与协调发展,是确保产业繁荣的关键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日本通过一系列措施发挥六次产业中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值,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我国与日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的农业农村发展背景,借鉴日本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一体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结些许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调整与振兴两者之间有着紧密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构调整是手段,产业振兴是目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产业振兴短期和长远目标,既要调结构,又要上水平,把握两者的共振点,这样才能达到结构优产业就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房地产导刊》2009,(3):11-11
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房地产行业将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未有结果。  相似文献   

8.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保定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继而从产业融合主体、业态、载体、机制等方面提出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保定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样板,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  相似文献   

9.
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溧阳市召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实现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措施。要加强引导,创新思路,丰富业态,创造精品,提升服务,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信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保险助力乡村产业安全作用逐年提升、绿色债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供需双赢格局快速形成,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打造多维绿色金融市场,优化绿色产业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普惠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农业经营主体应统筹绿色金融资源,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注重金融评价体系。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切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低端制造业逐步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端制造业开始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局面。制造业的双向流动使中国制造业陷入"三明治陷阱"1困境。这些与中国比较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以及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有关。中国制造业要摆脱目前困境,势必加快供给侧改革:通过税收、要素价格以及流通体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制造业与国际高端制造业对接能力以及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去产能化激活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工信部目前印发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三年内,我国要研发一批关键基础零部件,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方案指出,通过3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有企业在该领域的参与备受关注。以国投创益公司为例,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了有益资料。本文以国投创益公司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国有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首先明确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强调产业是推动该进程的主要引擎,而国有企业则是其关键主体。在实践层面,国有企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备显著优势。通过建立产业基金,服务乡村振兴并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了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产业基金的投资活动不仅盘活了优质资源,而且通过技术支持提升了乡村形象。同时,通过降低成本和拓宽渠道,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也需正视一些挑战,如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和乡村人才吸引机制尚不完善。为应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国有企业更好地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指导。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需注意解决潜在问题,以确保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振兴建设的逐渐深入,云浮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在于企业间建立相互关联,也就需要物流产业集群提供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支撑,从而形成物流产业与区域其他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发展。文章通过对云浮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机制和路径的研究,就云浮市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配置各项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联动;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增强物流产业集群配套设施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镇企业》2020,(2):17-18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2018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第一批批准了254个镇(乡),2019年第二批批准了298个镇(乡)。两年来,中央安排财政补助资金60亿元,集中支持建设一批乡土经济活跃、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强镇,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助力实现产业兴旺,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期刊发安徽、福建和江西等地农业产业强镇精品案例,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09,(11):48-49
李庆总会计师在企业改革发展与日常经营管理中,依据公司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人为本,向管理要效益,积极转变财务运营机制,提升了企业财务系统的整体素质和活力,走出了一条财务管理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振兴中国钒钛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福建质量管理》2016,(6):105-107
产能过剩,犹如恶性毒瘤,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最迫切需要医治的病症。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最新发表观点指出,去产能可以倒逼地方、行业、企业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业,真正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推进信息化等来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朱雪尘 《英才》2010,(4):44-45
关于产业复苏 《英才》: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的掌门人,Ⅸ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发布一年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自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各项振兴工程便在全国各乡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五年来,乡村振兴取得了卓然的成就,但也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实现脱贫摘帽后的贫困村落,在乡村振兴工程推进中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技术服务不到位、振兴主体流失、农民思维观念固化,以及领导向心力缺乏等问题,需要从人才、管理、基建、产业动力和思想转变这几方面实施有效措施,以期助力此类村落的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