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威风 《中国新时代》2008,(10):135-135
奥运之后,正当八卦的人们陷入真空期不知所措的时候,网络上突然窜红了一个姑娘,带动了一番新的人肉搜索的热潮,而且据说热衷于此的竟然还是国外的网友们。事情的起因是,据说一位英国人在专卖店买了一部iphone,激活之后惊讶地发现手机里有几张中国小姑娘笑吟吟的照片,看照片的背景和小姑娘的衣着,显然是一位iphone代工厂富士康的员工。  相似文献   

2.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张照片,自它被公布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摄影作品之经典。当美国总统尼克松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的第二天,它就跨出国界,很快登上世界各大报纸版面,旋即被西方人冠以“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经典时刻”。静心细品,方发觉这照片拍得的确精彩,拍摄者有对中国当时政治气候的独特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3.
贺楚门在美国经常跟那些没有来过中国的朋友讲:你们到中国一定会感觉很吃惊,因为与我们中学时代在杂志上看到的照片完全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Kat 《房地产导刊》2005,(7):118-119
学版画出身的梁永标身上会有一种独特的安静味道,一身飘逸的麻质长衣,更具艺术家的气息,丝毫不像他现在身为中国高级室内设计师的职业行头。他还有一幅很经典的照片,安逸地斜倚在太师椅上,白衣飘飘,他打趣道“我看起来像山大王样,就差手里的烟斗了。”殊不知,他的眼神背叛了他,照片里传递出善良的、人文的神气。  相似文献   

5.
《厂长经理之友》2011,(12):120-120
这是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一张照片: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  相似文献   

6.
余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从当地一家彩扩店取回自己的一张生活照片,准备将其放入一个标准相框内珍藏,但不管怎样安放,照片都无法将相框填满。经测量比较,余先生发现新取回的照片比旧照片明显窄几毫米。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彩扩店老板介绍,目前,有六成的彩色扩印店存在着照片“缩水”现象,且已存在多年。通常,五寸照片的尺寸是127×89毫米。记者找出10张底片,分别到眉山市的6家彩扩店冲印。结果,取回来的照片尺寸均为124×84毫米,其长宽分别少了3毫米和5毫米。据了解,彩扩店是通过调整焦距来改变照片宽度的。由于…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2007,(4):71-71
赵锦荣(笔名野畴),现任《现代企业》杂志总编辑,高级编审,兼任中国报告学学会会员、中国散学会会员等社会职务。赵锦荣在长期的新闻出版工作中拍摄了大量的新闻和艺术照片,本刊特选几幅新闻摄影,以飨读。  相似文献   

8.
廖华 《活力》2010,(10):70-70
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照片的普遍使用,对档案馆保存和利用这些照片档案提出了技术上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照片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运行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分析了管理系统运行的标准及运行的安全机制问题,提出了照片档案计算机管理模式的利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胜伟 《财会月刊》2011,(12):I0024-I0024
苏格拉底50多岁时,外貌已变得很老了。那时没有照片,我们不知道具体老到什么程度。你可能见过达尔文老年时的照片,据说50多岁的苏格拉底的形象和达尔文老年时的照片差不多:头顶“寸草不生”,  相似文献   

10.
张波 《房地产导刊》2007,(22):78-80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侦察卫星飞过中国南部上空时,拍到一些照片,照片里有许多紧密布置的巨大的圆圈状物体,这下可把美国人吓坏了,连连惊呼中国军事力量竟发展到如此水平,拥有这么多远程导弹基地——后来才搞清楚那是客家的围屋。  相似文献   

11.
杨卫东 《活力》2005,(4):146-146
生活照。顾名思义。就是反映人们生活的照片。既不同于专业摄影家的摄影作品。又不同于婚纱影楼那样的商业照片,是纯粹的生活的缩影。那么,怎样拍照。如何拍好生活照片成了人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小问题。我们既不能像摄影家去拍摄影作品,也不拍影楼那样的商业照片。在此,就生活照的拍摄问题,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年之计在于春。看起来,李书福在这个春天的心情十分明媚。2月25日,沃尔沃汽车在北京发布了未来五年的中国战略。在发布会开始前的两个小时,李书福和沃尔沃高管们现场排练的照片就出现在微博上。  相似文献   

13.
奥迪Q7进入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根据奥迪公司给它的城市豪华SUV的定位,汽车媒体同行、包括记者自己对于Q7的试驾,最初都是以城市道路为主,拍摄的照片也都让它看起来“衣冠楚楚”,一副绅士派头。  相似文献   

14.
邓纯雅 《中外管理》2011,(10):150-154
一位曾受教奥格威的低调创业者 也许用“云淡风清”来形容此时宋秩铭内心的感受很妥帖。从1989年头一次到中国来考察,直到建立奥美中国,20多年的岁月一打闪就过去了,甚至让他有点儿来不及回味。如今见到TB(他的惯用称呼),没有之前宣传照片上刻画出的广告狂人的凌厉之色,  相似文献   

15.
节日期间,人们出游大都会拍照留念,照片冲洗店的生意也就异常火爆。当人们捧着刚刚洗出的照片欣赏时,往往不会留意照片的尺寸和色彩到底有多少毛病可挑,而这恰恰给了少数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6.
曾志杨 《秘书》2012,(5):43
白小刺没想到,自己拍摄的一组照片会在网上被传得那么火。这组中国各地部分政府大楼的照片,被网友戏称为"衙门肖像"。两年多前,摄影师白小刺养成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拍几张当地政府大楼的照片。白小刺镜头里的政府大楼,有着共同的特点——宏  相似文献   

17.
欧阳秀君 《活力》2005,(8):19-20
很快,小红的班主任和小红的妈妈写来了感谢信,信中寄来一张小红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小红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身上穿着我为她邮去的衣服。  相似文献   

18.
七年前,年已46岁的由振海,在中国摄影报上看到一则“拍加名集体摄影”广告,立即和广告主联系。对方寄来了样片,这是一张新奇的集体合影,它的可贵之处是在照片的正面按顺序印上校长、班主任和师生的名字。他把照片拿到学校去,教师和学生对这种照片很感兴趣,他又拿着照片到市内几家大照相馆,使他想不到的是,几十万元的扩彩机竟无法加工这种照片,而学生特别喜欢照片上有每个人的名字,有的照相馆便把师生  相似文献   

19.
华思语 《英才》2012,(8):104-105
第一眼吸引我的是一张照片,高大男子厚实肩头上趴着一个小男孩,男子目光慈爱而深远,男孩幼小而安静,照片传递出的美好与安全感瞬间让人感动,让人一下子若身心归家,生生不息,从此不惧风雨。照片印在一本内部资料的扉页上,照片拍摄的是清华凯风家族传承中心创始人和幼子的合影。此时的传承不仅是语境,打动人心的还有那份血脉相依、连同生存状态和存续精神的源远流长。时间回到2012年初春,古老的欧洲大陆第一次迎来以"家族传承之道"为游学目的的中国家族代表一行,五天里,在伦敦和巴黎,那些古老高贵的欧洲家族庄园和家族企业初次接待了这么多来自中国的家族企业领导者。期间,国际家族领袖和传承专家与中国学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房屋权属电子照片档案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房屋权属登记、调查、测绘、变更等房屋权属管理工作中,利用摄像技术采集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照片资料,是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和重要依据。使用房屋权属电子照片档案,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