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宁波中小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提高竞争力。本文确定了宁波中小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及现状,通过调研找出了影响其升级的因素,最终提出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下污染排放的理论机制,运用PSM匹配与倍差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总体上表现出负的环境效应,即全球价值链嵌入增加了中国企业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在间接效应上,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排放存在正的结构效应和负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加剧投入产出结构的偏污性增加企业污染排放,同时又通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促进效应显著,而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因此,中国要警惕全球价值链向全球污染链的演变,在进行严格环境管制的同时加强要素结构优化与绿色技术进步,以减少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在当前高度互联互通的全球化生产组织模式时代,对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与此同时,贸易冲突不断加剧并在未来有可能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基于此,文章通过研判与分析疫情背景下贸易冲突常态化的现实背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嵌入所呈现的新特征,以及疫情背景下贸易冲突常态化影响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机制进行了相应梳理,并进一步给出了当前中国企业应对疫情背景下贸易冲突常态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环嵌入”与“链节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解生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3(5):108-112
尽管部分中国企业以OEM承接商的角色在低端环节嵌入相关全球价值链具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这类企业若能通过自身的持续努力不断实现价值链或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仍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嵌入的状况、积极影响、链节提升的一般路径与必要条件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有积极影响,但价值链嵌入度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中间商贸易后影响力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作用,因嵌入程度高低及企业所有制、生产率和融资约束的不同有所差异;产品质量改善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产品质量越高的企业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积极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吕越  吕云龙 《财贸经济》2016,(3):109-122
世界经济已全面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时代,探讨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整合的更细致的微观数据,基于双重稳健—倾向得分加权估计,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否会改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效率.研究发现:(1)参与全球价值链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在价值链嵌入度较高和新嵌入全球价值链1~2年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2)外资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后获得更大幅度的生产率改善,而国有企业则面临突出的生产率下降问题;(3)参与全球价值链会显著促进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效率改善,但这一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微观层面测算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全球价值链有益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另外,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资本密集度、贸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发现,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要高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更好选择是当前颇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一个话题。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倾向评分匹配对该问题做了较为细致的解答,以期为中国企业走出"价值洼地",进而实现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供微观经验指导。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确会使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生"溢价",并且,该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延续性,在程度上具有渐进性,但这种提升作用很有可能仅是企业通过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管理模式等非技术性创新因素简单"改进"劳动生产效率而非以技术性创新因素实质提升资本生产效率以及深化资本的结果;不同嵌入路径下企业生产率的获得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先出口然后再以中间品进口进一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所获得的生产率收益最大;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单单局限于事后,亦同样存在于事前,这可能与其在嵌入之前所做的筹备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问题》2021,(2):80-95
本文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劳动力工资技能溢价(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资之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总体来看,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与技能溢价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较低时,企业提高价值链参与度将提升技能溢价;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较高时,则将缩小技能溢价。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引起的技能结构(技能劳动占比)与利润率变化呈倒U型;异质性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因企业所在区域和所有制类型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通过考察市场特征对技能溢价的调节作用,本文发现地区市场一体化会弱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效应,而最低工资制度则会强化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1—2015年跨国并购的A股上市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混合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Zhi Wang等(2017)新近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指标体系,研究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适度的融资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抑制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中国制造业较高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促进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问题》2021,(2):96-112
随着逆全球化趋势持续加剧,经济全球化的要素收入分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中间投入引入议价模型,构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收入分配模型,并利用2000—2008年中国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显著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现"U"型关系;(2)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东部地区企业、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显著,而对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3)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存在"劳动技能渠道"和"加成率渠道",但作用方向不同。为平衡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负面影响,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成本加成率的现实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内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负向影响较外资企业更大;对一般贸易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来料加工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高技术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低技术企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生产率、劳动要素价格、中间品要素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重要中介要素。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加成率的现实应客观认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存在极大波动风险,宜实施“稳中求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企业仍处在"低环嵌入"这样一个价值链的末端位置,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存在着许多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攀升动力机制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为视角,通过测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处于松散耦合阶段。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应实现从低级要素向中级、高级要素升级,并不断进行产业组织创新;通过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国内分工体系重构,形成国家价值链(NVC);基于全球范围内关键要素的再整合,最终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升级的影响,目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纺织服装业嵌入国际价值链势不可挡,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这一转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以浙江省民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对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茂力  马先仙 《电子商务》2010,(8):40-41,43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其负面影响的逐渐显露,在我国出现了是否还应该继续凭借劳动力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疑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含义及其升级机制出发,在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资源禀赋状况提出了继续鼓励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同时通过科技、教育、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于大部分地方产业集群而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过程。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是否嵌入全球价值链为标准,将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分为内源式和国际化两个阶段,并对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类型、方式和程度等进行研究。为了分析转型期发展起来的中国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情况,本文以浙江温州鞋业集群为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价值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整合,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要实现集群持续地发展与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搜寻、捕捉和创造价值是必由的路径;当然,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将面临国内外各种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文章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10多年的时间里,印度软件产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全球产品价值链与加工贸易的关联分析则显示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缘于在产品价值链上的高端定位,对未来面临的国际竞争来说,生产者驱动力模式将成为其必然选择.印度软件产业中的先行公司必须完成加工企业向全球产品价值链中驱动力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构建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本文运用OLS模型和2SLS模型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需要注意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虚假产业均衡”;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良性产业均衡”,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中国除了持续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还应加强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并鼓励中西部地区寻求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