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环嵌入”与“链节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部分中国企业以OEM承接商的角色在低端环节嵌入相关全球价值链具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这类企业若能通过自身的持续努力不断实现价值链或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仍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嵌入的状况、积极影响、链节提升的一般路径与必要条件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企业仍处在"低环嵌入"这样一个价值链的末端位置,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存在着许多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现阶段中国企业不断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最终成就创新企业主体,构建创新型国家,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企业仍处在"低环嵌入"这样一个价值链的末端位置,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存在着许多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厂商仍处在"微笑曲线"中低端位置,并且与链主的地位存在不对称性。链主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挤压低端嵌入厂商的利润空间,迫使其长期锁定在经济租的低端状态。本文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竞争性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位势出发,分析他们的市场控制力状态。嵌入厂商在水平方向"面对面"的有效竞争和垂直方向带有纵向组织职能的垂直约束的双重作用下,强化被"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进口价值链质量综合度量了进口价值链上中间品的质量以及参与主体之间的生产关联关系,进口价值链质量通过生产成本、价格等直接机制和技术溢出间接机制共同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利益。研究发现,我国进口价值链质量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利益,在制造业,尤其是中高、高技术制造业这一促进作用相对更大。因此,我国要加强与全球价值链上领先企业的合作与互动,提高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并着力培育高级生产要素,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创新,逐渐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6.
融资约束通过交易成本、要素结构、技术创新等途径影响一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且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本文通过将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与世界投入产出表相结合,测算了中国八大区域的融资约束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地位,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区域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融资约束是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重要因素,影响显著为负;(2)且各区域交易成本、要素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地位的作用受融资约束的影响;(3)因内源和外源融资约束作用程度不同,融资约束影响程度在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4)融资约束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关联度的提升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后向关联度则呈现出梯队化特征。上述发现为协调区域全球价值链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不断与全球的价值链结合,但在当前贸易摩擦背景下,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严重依赖中国的问题,由此对全球价值链连接的关于中国的消费与供给端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角度探究中国制造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及产生的影响问题,以期为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增加了些许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升级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社会发展后的产物,而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位置,严重制约了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从全球价值链的观点出发,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寻求我国制造业的的产业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和各类开发区信息,采用行业上游度指标和省级开发区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开发区如何影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方式和嵌入位置.研究发现,开发区升级提高了城市生产和出口的价值链嵌入位置,此时企业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分工,向国外提供更多中间品.基于企业样本的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城市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迁移主要来自新进入企业上游度的变动,而非在位企业的生产结构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较早设立的开发区相比新设立的开发区在升级政策作用下提高分工地位的效应更强.因此,应充分发挥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在于区内企业的升级,更在于对周边和区域整体分工地位提升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数字经济高度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在不断的变化中,我国企业要在价值链重构中实现攀升,本文通过分析价值链升级路径,提出了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即我国企业必须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跟上全球数字化的浪潮;同时也要提升研发设计、品牌、售后、营销与服务要素的...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在当前高度互联互通的全球化生产组织模式时代,对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与此同时,贸易冲突不断加剧并在未来有可能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基于此,文章通过研判与分析疫情背景下贸易冲突常态化的现实背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嵌入所呈现的新特征,以及疫情背景下贸易冲突常态化影响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机制进行了相应梳理,并进一步给出了当前中国企业应对疫情背景下贸易冲突常态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嵌入于一个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网络中的节点.企业的价值链也不再是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传统业务活动,而是突破组织边界并与客户、供应商的价值链妇成的完整价值链网络.本从从网络的角度出发,提出企业应对其所处的完整价值链进行分析,确定价值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节点企业或产生核心能力的环节,继而通过内部化或参与的方式进行嵌入以获取社会资本,最终达到优化完整价值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在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类型条款的深度在成员双边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作用。根据贸易协定条款的功能,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区分为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度,在探讨两类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各自对成员之间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的基础上,特别分析了要素条款深度对产品条款深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化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要素条款深化还能够增强产品条款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更多表现出全球价值链生产的特征。以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国家数据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方法,对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嵌入程度越深、价值链越长越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除此之外,外国劳动力与资本、汇率等变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以人均GDP衡量的市场规模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与预期相反,表现为负相关。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努力提高中国农业科研水平、引导农产品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制定农产品出口新战略、建立健全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体系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文章指出,中国企业应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