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外部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是否考虑内部审计工作作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考虑内部审计工作效果欠佳的原因,为保证执业质量、提高审计效率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内部审计特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各种审计风险模型,提出了内部审计风险模型函数的概念,并认为内部审计风险模型的确定要考虑审计类别、审计意图、审计线索、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资源及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等影响因素,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兼职内部审计人员,依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各种审计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固有的限制、高校特殊的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使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缺陷或弊端日益显现。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领导关系不顺畅。1998年以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归审计署驻国家教委审计局主管。1998年机构改革后,审计署驻国家教委审计局…  相似文献   

4.
审计行为是一种风险行为,作为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要时刻分析和防范这种风险行为。在开展审计业务时,一定要注意考虑两种风险意识,这对审计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所谓两种风险意识,一个是企业经营风险意识,一个是实施审计项目风险意识。防范和控制这两种风险意识,对审计工作同等重要,都不容回避,回避其中任何一个,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失职行为。  相似文献   

5.
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果,树立内部审计形象,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有效途径。如何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效果,是当前内部审计亟待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笔者在此就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谈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6.
审计署第1号令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1号令)。自1995年实施后,标志着中国内部审计进入了法制化轨道,在强化内部审计法制建设,规范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维护单位经济秩序,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号令已不适应现代内部  相似文献   

7.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就审计查证问题或重要事项所记录的相关结论、相关事实及其判断依据的书面证明材料。但近几年的审计实践表明,在内部审计中采用通用格式的工作底稿.极易发生审计遗漏或重复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改以社会审计的工作底稿为蓝本的底稿.为考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特殊性的,带有内审特色的工作底稿.并以资产负债表审计为例.就如何具体编制其审计工作底稿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立 《福建审计》2001,(3):41-42
内部审计是现代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署于1995年7月颁布实施《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来,许多企业都依照该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地位,证明了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和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对于保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丽 《当代审计》2003,(6):80-80
柳河县林业局根据本系统下属单位多、业务量大等实际情况,组建了财务审计科,由3名从事财会工作多年,懂得审计知识的工作人员担任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县审计局年度内审计工作计划,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每年对下属单位进行不定期轮回审计。相继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并对国有林场货币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对系统内育林基金的收取、使用、管理情况和企业纳税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连接审计证据与审计报告的纽带,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内部审计实践工作中却一直存在着对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认识的不清晰,工作底稿只记录结果不记录过程等等问题.因此笔者尝试通过对国内三大准则即国家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工作底稿相关规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困境,从原则上、操作上、内容上等几个方面提出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兰 《审计月刊》2004,(12):47-48
近年来,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笔者让为内审部门可以借鉴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设立专职复核岗位对审计组完成的审计底稿、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等材料进行复核。复核重点包括:是否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实施审计;  相似文献   

12.
审计工作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制订审计工作计划,不仅有利于协调审计机关(或机构)内部(包括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审计体系之间(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审计机关与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综合平衡各层次、不同时间之间的任务的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益。因此,如何建立审计工作计划机制,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制订审计工作计划,大致应遵循以下八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金分水 《浙江审计》2001,(11):44-4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几年来,我市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局党组把这项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摆到重要的位置。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和局办公室具体抓,同时还定期分析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制约内审发展主要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指导内审力度,有计划,有部署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如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议,起草今后内部审计工作思路,撰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认真组织好横店集团、广厦集团、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农业局、市二轻局等5个内审先进交流材料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的部署,积极主动地组织内部审计开展理论研究活动;有计划安排内审人员参加培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通过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内审职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史超晶 《山东审计》2003,(10):30-30
审计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只眼睛”。审计作为企业的重要经济监督部门,如何应用监督职能参与国企改革,服务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公司化改造,服务于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审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只靠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体制就不能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1、改变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现代企业多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工作隶属于该委员会,委员会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内审机构负责人组成,而该委员会又隶属董…  相似文献   

15.
姚彦丽 《价值工程》2010,29(25):52-53
本文从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位置与人员配置,审计观念、内容、手段的发展,后续审计工作的落实,审计工作中的沟通,审计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观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审计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建立内部审计档案考核制度,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是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形势下审计工作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以其主体划分,可分为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本文通过这三方审计工作需求的变化,以政府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探析现形势下审计需求的变化与对应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问题关系到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内部审计质量服务管理是通过建立实施审计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来实现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的形象、声誉以及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发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很多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如对审计环境的控制、对审计方法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主体。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政府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显得相对滞后,亟待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其发展,提高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选定内部审计项目上缺乏主动性,或者凭经验确定,科学性难以保证,更没有考虑审计项目的风险问题;二是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不透彻,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三是现场审计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以书面记录为载体,也就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不科学、不完整的地方,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四是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